第一卷 养生主 第八章 书房之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是时候让你们知道当今天下大事了。”

    端坐在书桌后清都子合上手中的《周易参同契》,看着面前两个小孩如临大敌视死如归的凄惨模样,自然猜到了他们猜到的是什么,心里又是一阵好笑,脸上却没什么表情,站起身道,“随我来。”

    杨振业暗松一口气,他和百里寄在路上一直在猜测这次又要抄几本书,都做好壮士断腕的准备了,原来师父只是要告诉他们天下大事……

    等等,天下大事?难道……

    百里寄则一边松弛着紧绷的神经,一边腹诽师父捉弄他俩的奸计又得逞了,心中十分不爽,不过,只要不抄书,一切就好商量。

    清都子来到最里侧的书架前,上面没有书,只是一些废纸杂物,这地方百里寄和杨振业既够不着,也不想去碰,他将杂物移开,便露出了书架后面的一个图案。

    这图案只是普通的符纹大小,但远远不像符纹那般寥寥数笔便可勾勒出来,只要是大致形状就能运行,而是结构严谨周密浑然天成,纹路犬牙交互却又颇具美感,十分复杂。

    清都子将整只手掌放在这图案上,注入元气,一时图案发出淡黄色的光辉,尽显古朴厚重,元气随着神识在纹路线条之间流转,图案也随之变化形状方位,就像缩小版的阵图一般。

    要不是因身高限制和书架的遮挡,能够看到此番景象的百里寄和杨振业自然不难认出,这似符非符,似阵非阵的图案,其实是一种名为“印”的高级符纹。

    正如其字面上的意思,大多用来封印一些不想为人所知的信息,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摒除外界的水汽和温度变化,起到保护的效果。

    印的用法较为有限,一般分锁信印和镇宝印两种,破解的难易程度并没有明确的划分,视施符者自身的符法修为而定。

    而与“印”相类似的,便是被称为“境”的高级阵图,道宗为将其与修为之“境界”相区分而一般称其为迷境。

    譬如清都山下这方圆数里的桃源迷境。

    解除封印打开暗格,清都子便在身后两人期待的目光中,取出藏在里面的东西。

    “这……难道是……”百里寄和杨振业望着师父手中那堆足有一尺厚的报纸,惊呆了。

    “嗯?你们知道?”清都子倒很是意外,这些报纸都是自己趁他们睡熟后才偷偷拿出来看的,每个月跟做贼似的生怕被他们发现,原来他俩早知道了?

    “当然知道了,魏境卢家每月一期的《邺都要闻》啊。”百里寄急不可耐地一把抢过一半报纸,弄得清都子和杨振业一阵心疼,“我和师兄下山第一次去牛家村时就知道了,魏境的卢家世袭北道宗的宣政使,每个月的月首便会刊发一期《邺都要闻》,介绍上一个月所发生的国家大事,然后运送分发至各修行处,让修行者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大事,我和师兄还以为我们清都级别太低没这个待遇,去牛家村时别人一问三不知,害得我们被他们笑话了好久,原来是师父你偷偷藏起来了不让我们看。”

    杨振业接过剩下的那半尺厚的报纸,便和百里寄捧着报纸回到书桌旁,两人都是兴奋异常,原来自家的修行处也没那么弱嘛,别人能看到的报纸自己也能看到,天天听着周围这一亩三分地的琐碎小事,心里都快淡出个鸟来了。

    “呃,既然你们早就知道了,那为什么不问我呢?”清都子见他们早知道了,顿时兴致大减,没好气道。

    “怕你伤心嘛,毕竟其他修行处都有,就我们没有,应该很丢脸吧?对了,为什么要藏起来不给我们看?快从实招来。”百里寄和杨振业一边放好报纸一边回道。

    “还不是怕你俩看了以后整天胡思乱想不专心修行?你们毕竟还小,就算看了也不过是一知半解,于修行全无益处。”

    清都子解释道:“而现在你们基础已牢,心智初定,也是时候让你们见见世面了,免得以后下了山丢人。”

    百里寄正兴奋而小心地翻着报纸,疑惑道:“但这也未免太多了吧?就算从大魏建国开始算也不会有这么多吧?等等,不对……”

    他和杨振业同时抬头对视,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装了半天的清都子见两人终于发现了蹊跷,瞧这小脸吓的,心中又是暗爽一把,笑问道:“怎么了?你们发现了什么?”

    两人当然知道师父这是明知放问,但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震撼和惊喜,叫道:“不止是《邺都要闻》!还有《中州鸿学》、《台阁时政》和《云梦简录》,还有……还有《月旦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