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这次的事情,彻底惹怒了武将们……(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吧?”

    “没有,大姑他们并没有怪滔滔姐。”曹许犹豫了下,还是决定问出口,“殿下,滔滔姐那么,你为什么不让进宫啊?”

    “我不是说了么,不适合进宫,更不适合做太子妃。”

    “滔滔姐很聪明的,只跟姑姑学,一定会学会做太子妃的。”在曹许心里,高滔滔是最的。

    “学不会的。”赵旸语气淡淡说,“进宫做太子妃不是什么事,表姐还是在宫外。”

    曹许听了这话,认真想了想,觉赵旸说的对,进宫的确不是什么事情。

    “殿下,你是不想让滔滔姐像姑姑一样吗?”

    “嗯。”这宫里有什么的。如果他能走,他绝对离开。

    曹许明了赵旸的意,没有再说这件事情。

    “殿下,我们还能去春猎吗?”之前,他和殿下说一起去春猎的,结果拖到现在没有去成。

    “还猎什么。”赵旸了一眼曹许,“我现在连去曹家的功夫都没有,你觉我有时间和你去猎么。”

    “那我们真的不去猎了吗?”曹许哭丧脸说,“我可是期待了很久。”

    “我想去,但是没时间。”赵旸想了想说,“春猎猎不成,我们就去秋猎吧,那个时候爹爹应该能上朝了。”

    “说了啦,不到时候秋猎去不了。”

    “你少乌鸦嘴。”

    曹许连忙捂住自己的嘴巴,随即赶紧呸了几口:“童言无忌,我们一定能去秋猎。”

    赵旸懒再搭理曹许,继续看劄子。看到江南那边的劄子,他的脸『色』忽然变有些凝重。

    站在一旁的张茂实瞧见赵旸的神『色』有些沉重,关心问道:“殿下,出了什么事情吗?”

    赵旸捏下巴,表情若有所说道:“江南那边一直在陆陆续续的下雨。”

    “殿下,江南那边下雨不是事吗?”张茂实说道,“现在这个季节是江南下雨的季节吧。”

    “五月份并不是江南的雨季,六、七月份才是江南的梅雨季节。”赵旸希望是自己多想了,“江南从上个月开始,就一直在陆陆续续的下雨。如果一直这样下到六、七月份,那就有点危险了。”

    张茂实明赵旸的意:“殿下,您是担心江南那边……”

    “江南那边夏天容易下暴雨,我担心……”说到这里,赵旸没有说下去,“希望是我多想了。”

    张茂实安慰赵旸道:“殿下,江南那边不会有事的。”

    赵旸放下手中的劄子,看向张茂实问道:“江南那边的堤坝怎么样?”

    “堤坝吗?”张茂实想了下说,“殿下,江南那边的堤坝并没有出事。”

    “没有被冲毁过吗?”

    “有,不过那都是几年的事情。”张茂实如实汇报道,“这几年,江南那边风调雨顺,没有发过洪水,所以堤坝是的。”

    曹许一脸疑『惑』问道:“殿下,你问江南那边的堤坝做什么?”

    “防患于未然。”赵旸希望是自己想多了,但是他见江南那边一直在下雨,心里隐隐有些不安。“堤坝如果不牢固,容易出事。”

    “殿下,你是担心江南那边会决堤啊……”

    曹许的话还没有落音,就收到赵旸一个锋利的眼神,吓立马闭上嘴。

    赵旸说道:“以防万一。”他对张茂实说道,“把晏相请来。”

    “是,小人这就去请。”

    晏殊很快就来了:“殿下,您有何吩咐?”

    “先生,你看过江南那边呈上来的劄子了吧。”

    “臣看过。”晏殊问道,“殿下,江南南北呈上来的劄子有什么不对吗?”

    “江南那边一直在下雨,我担心会……”说到这里,赵旸没有再说下去,但是意很明显。

    晏殊瞬间理解赵旸的担忧,安慰他道:“殿下,春日里,江南经常下雨不奇怪。”

    “经常下雨是不奇怪,但是一直下雨就有些怪异了,且马上就到夏天,江南容易下暴雨,我担心会出事。”不是他杞人忧天,是小心谨慎些比较,“江南那边的堤坝怎么样?”

    晏殊听了赵旸这番话,心头微微一沉,太子殿下的担忧不是不无道理。

    “殿下,您的意是?”

    “趁现在什么都还没有发生,检查下各个堤坝。如果发现有问题,那就赶快修补。”赵旸下令道,“没问题的话,那就在加强一些,以防万一。”

    “殿下说的是,臣立马就吩咐下去。”江南那边一直在下雨,他认为很常,并没有多想,但是太子殿下却以为这不常,担心江南那边出事,是他疏忽了。“殿下,还是您细心。”

    “我是怕万一,毕竟三月份的时候,江南出现干旱。”赵旸之所以担心江南那边出事,是因为在世,有一年江南春天干旱,结果到了夏天就发洪水了。“虽说江南那边不再干旱,但是不难保证会……还是提前防备比较。”

    “殿下所言极是。”见太子殿下这么细心,晏殊心里很是欣慰。

    接下来,晏殊就跟赵旸说起其他劄子上的事情。

    说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才结束,之晏殊就去跟宋仁宗禀告江南那边的事情。

    宋仁宗听了晏殊的话,微鄂了下,随即满脸笑容说道:“没想到这孩子这么细心。”

    “官家,太子殿下虽然很小,但是却很关心老百姓。”见赵旸这么紧张江南那边,晏殊心里非常高兴。“江南的事情,如果不是殿下提起,臣不会注意到,是臣疏忽了。”

    “旸旸这孩子一向体贴细心。”宋仁宗脸上是满满的骄傲,“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旸旸的担心是对的,让江南那边提前预防。”

    “是,官家。”

    这边,晏殊跟宋仁宗仔细商量江南那边的事情。那边,御书房里,赵旸忽然想到一样东西。

    他怎么把水泥忘了?

    水泥这么重的东西,他居然才想起来,真的是……

    别人穿越到古代,早早就把水泥造了出来,他才想起来。

    如果江南那边真的发洪水了,把水泥弄出来,还能重修堤坝。如果水泥能很快造出来,那就用水泥加固江南那边的堤坝。届时是真的发洪水,水泥巩固的堤坝应该不会那么容易被冲毁。

    他想想水泥的材料有哪些。

    水泥的原料像不多,就石灰石、砂岩、煤灰什么的。

    具体是不是这些原料,或者还有其他材料,先试试才知道。

    赵旸在纸上写下来一系列材料,然递给张茂实:“张先生,让皇城司的工匠做出来。”

    张茂实接过纸张,看了一眼赵旸写下来的东西,脸上『露』出茫然的神『色』:“殿下,这些东西是……”

    “这些东西能做出一样叫水泥……”赵旸仔细跟张茂实讲解了下什么叫水泥,以及怎么用石灰石和砂岩,或者粘土做出水泥。

    张茂实听完,一脸震惊:“殿下,这……这……这……”

    “这水泥是个东西。”赵旸接张茂实的话说,“水泥不仅修建堤坝,还能盖房子、铺路、修建城墙等,最重的是水泥非常牢固,比砖石坚硬。”

    赵旸又跟张茂实说了说水泥的各种用处,以及水泥的各种处。

    张茂实和曹许听的目瞪口呆。

    “让皇城司的工匠们赶快做出来。”赵旸吩咐道,“做出来就送去江南,让江南那边巩固堤坝。”

    张茂实神情一凛:“是,殿下,小人会催促工匠们的。”说完,就向赵旸行了个礼,然退了下去。

    曹许双眼崇拜望赵旸:“殿下,你是怎么想出来啊?”

    赵旸非常轻描淡写说道:“随便想的。”

    “随便想的就能想出这么厉害的东西吗?”虽然曹许不懂水泥是什么,但是听殿下刚才的描述,这个水泥是能弄出来会非常的厉害。

    赵旸脸不红气不喘说道:“因为我比较聪明。”

    曹许非常赞同点头:“殿下,你真的太聪明了。”殿下脑子里随便想出来的东西都这么厉害用,真的是……不愧是殿下。

    “你以多吃核桃能变聪明。”赵旸送给曹许一个鼓励的眼神,“记多吃核桃。”

    曹许知道自己又被骂了,气呼呼叫道:“殿下,你又骂我!”

    赵旸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的核桃,朝曹许扔了过去。

    曹许下意识接住,结果低头一看是核桃,气跳了起来。

    张茂实把赵旸写的水泥方子拿去给皇城司的工匠,工匠们看到方子满脸的『迷』茫,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不过,来在张茂实的讲解下,他们终于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张先生,咱们的太子殿下是神仙吧?”工匠一脸不可议说道,“这水泥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

    张茂实淡淡反问道:“太子殿下是一般人吗?”

    “当然不是。”

    “太子殿下让你们尽快做出来。”张茂实非常严肃叮嘱道,“一定快,太子殿下急需用水泥!”

    工匠看水泥方子说道:“这水泥的方子不难弄,应该能快一些做出来。”

    “太子殿下是用水泥修建江南那边的堤坝,所以你们一定快。”

    “修建江南那边的堤坝,江南那边出事了吗?”

    “太子殿下担心出事。”张茂实说完水泥的事情,想起另外一件事情,开口问道,“太子殿下的水车,你们造了没有?”

    “造了,我们准备去实验。”工匠说道,“等实验成功了,再禀告太子殿下。”

    张茂实轻点了下头:“那先实验。”他又问道,“火|『药』和木仓呢?”

    “火|『药』还在改进,没有达到太子殿下想的结果。”工匠伸手挠了挠头说,“太子殿下之前让我们提纯,但是我们提的不够纯,所以威力还是不够大。”

    “那就继续提纯。”

    “张先生,其实火|『药』的威力已经很大了。”

    张茂实瞪了一眼工匠:“威力再大没有达到太子殿下想的结果,那就是不够,所以你们继续提高威力。”

    工匠不敢再反驳,乖巧点点头说:“,我们再提纯。”

    “木仓呢?”

    “我们虽然做了出来,但是失败的次数非常多,且容易出事,所以还是不行。”工匠苦一张脸说,“还继续修改。”

    “在火|『药』和木仓不急,你们可以慢慢修改改进。”张茂实说完,又叮咛工匠道,“你们修改改进的时候注意安,不伤了自己,不然太子殿下会自责的。”

    “张先生,您放心,我们一直都很小心,不会让自己出事。”

    “那就。”张茂实又说了几句才离开。

    回到御书房,他把水车进度一事跟赵旸汇报了。

    知水车做了出来,并且拿去实验,赵旸心里很是开心。

    “汴京久没有下雨了,水车是做出来,就能灌溉稻田了。”

    “殿下,工匠们之前实验过水车,效果不太,他们又改进了不少,这次实验应该能成功。”

    赵旸满意点了下头:“那就。”

    元松这时走了进来,恭敬说道:“殿下,官家叫您过去。”

    “,我马上过去。”赵旸站起身,伸了伸懒腰说,“爹爹应该和晏相说完话了。”

    宋仁宗见儿子来了,对他招了招手。

    赵旸在宋仁宗的床边坐了下来:“爹爹,晏相跟你说了吧?”

    “说了,朕已下旨让江南那边检查堤坝。”宋仁宗说道,“还让江南那边护粮仓。”

    “对哦,还有粮仓。”赵旸小小拍了下宋仁宗的马屁,“还是爹爹考虑的周啊。”

    被儿子拍了马匹的宋仁宗不觉笑了:“还是你细心。”

    “我这是防患于未然。”赵旸认真道,“提前预防比较。”说完,他想到洪灾过会有瘟疫,神情一下子变非常凝肃,“爹爹,你还下一道旨意。”

    “什么旨意?”

    “『药』材,让江南那边护『药』材。”赵旸言道,“如果真的发洪水,过会有瘟疫,『药』材保护。”

    “你说的对。”

    “届时还控制『药』材的价格,肯定会有人抬高『药』材的价格。”之前就发生过抬高『药』材的价格,导致普通人生病连『药』材都买不起。“爹爹,还是让朝廷囤一些『药』材吧,以备不备只需。”如果江南那边真的发洪水了,朝廷有『药』材,能支援江南那边。

    “还有什么?”

    赵旸仔细想了想,随摇摇头说:“把粮食和『药』材保护就够了。”这两样东西是救命的。“希望江南那边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

    宋仁宗让张茂实去跟晏殊他们说一声。

    赵旸晚上没有去坤宁宫陪曹皇用晚膳,留下来陪宋仁宗用晚膳。

    这段时日,宋仁宗的身子了很多。太医说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能下床走动。

    此时,折家、呼家、种家、姚家、高家的家主都齐聚在曹家。

    这几家都是武将世家,且每一家都是几世为将,尤其是折家,世为将。

    他们这几家来曹家不是为别的事情,是为了之前钱四的事情。准确来说,他们是来感谢太子殿下的。

    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不进宫直接向太子殿下道谢,所以他们来曹家表达谢意。

    除了表达谢意,折家他们来曹家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确认一件事情。

    br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