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托孤(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枯竭的身体又添上了沉重的精神打击。

    在为了帝国竭尽心力的同时,郭荣丝毫不耽于享乐,他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听听市井里的曲子词罢了,皇宫内本就不多的金银器皿甚至都被他充了国库。

    几乎付出了一切的郭荣又收获了些什么?

    在内,周朝对地方的统治愈加巩固,各地节镇再难掀起风浪,同时还厘清了各地赋税,拓宽了周朝的战争潜力。

    对外,从后蜀手上收回了山前四州,从南唐手中夺回了淮南十四州,而后又从契丹那拿下了四个州,开拓的疆土虽然称不上很多,但也都是极为关键的要地。

    郭荣为帝的短短五年,对内对外都称得上卓有建树。

    可付出一切代价来换取这些,值当吗?

    且不提旁人如何评价,反正范质认为是不怎么值当的。

    在范质看来,以郭荣的心智以及能力,身为帝王的他若能秉持循序渐进的思想,或许能够取得更多成就,若能多活个二三十年便是统一天下也未尝不可。

    当然了,即便认为不值,范质依然钦佩郭荣为帝的态度以及成就。

    手背感受着郭荣掌心处传来的冰凉,范质一时间思绪万千。

    不公。

    范质突然认为上天很不公平。

    郭荣身为帝王纵然有种种不是,他不爱惜己身、他擅用酷吏、他极易动怒、他滥杀过官员也在淮南坑死过不少百姓......可这些都是帝王们经常犯下的错误,以郭荣的功过,他不该沦落到今日之地步。

    正是这种不公,让范质动了恻隐之心。

    面对这样一位帝王的苦苦恳求,范质不忍拒绝。

    见范质长久的沉默,郭荣有些慌了,连带着嗓子也沙哑了起来:“范卿......”

    这一声近乎哀求的呼喊将范质的思绪拉回了当下。

    范质定了定心神,再抬起自己的右手紧紧握住郭荣的右手:“陛下,臣以为,赵匡胤执掌禁军近两载,此人虽善于治军,但颇具野心,所提拔之武将尽皆心腹,留此人在禁军恐酿成大祸,宜当外放节镇。”

    虽然并没有直接许下承诺,但范质此番回答无疑是接受了郭荣的安排:他愿意承担起军国重任,成为郭荣的托孤重臣。

    “好好好...”得此回答,郭荣如释重负,他满意地收回手,身体也重新靠回榻上:“范卿所言在理,就依范卿之言,将这赵匡胤外放节镇。”

    范质承下了重任,很快就进入角色,提醒道:“陛下,赵匡胤毕竟是功勋近臣,同州偏远穷困,当将其移镇至富庶节镇方能服众。”

    郭荣困了,又阖上了眼:“有劳范卿提点,朕...朕会注意的...”

    一直在卧榻后静静听着的张守恩走上前来:“范相公,今日就到此为止吧,陛下该歇息了。”

    现在的郭荣极度嗜睡,范质知道到时间了,他起身对郭荣躬身行礼:“若无事,臣告退。”

    ......

    郭荣隐于病榻之后,新任皇后符氏垂帘于台前,再加上范质的一手操持,周朝的军政两界开始了新一轮的权力交替。

    符皇后的上台以及赵匡胤的外放只是一个开始。

    但这些风风雨雨与即将离京的某人已经没多大关系了。

    熟悉的俞氏脚店二楼雅间,赵匡胤再次与魏仁浦同坐一桌。

    魏仁浦举起酒杯,脸上是成竹在胸的微笑:“去了节镇,你就在节镇安心待着,京中自有我为你操持。”

    “一切就托付给魏相了。”赵匡胤同样举起酒杯,脸上则是一脸的轻松写意。

    外放节镇早在两人的预料之中。

    而郭荣通过北伐清洗禁军的计划也早早被魏仁浦识破。

    通过赵匡胤在前线的不断努力,绝大部分随军武将都对郭荣的继续北伐持否定态度,进而破坏了郭荣的全盘计划。

    事后,虽然郭荣可以通过调镇将赵匡胤外放,可赵匡胤提拔的那些中低层武将却稳如泰山,郭荣已没有借口再动他们。

    清洗高层武将和清洗中低层武将是有区别的。

    军队向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拔出来了就需要有人补上,原来的萝卜也需要新坑来埋,这些运作都需要合理的理由以及合适的手段,更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时间与工作,否则就会动摇军队的根基。

    偏偏现在的郭荣以及现在的朝廷并无合适的理由,更没有这个空闲与时间。

    随着酒杯的碰撞发出的清脆响声,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为你提供最快的奋斗在五代末更新,第七十五章 托孤免费阅读。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