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学习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君子六德,常学常新:

    1、做人:对上恭敬、对下不傲,是为礼;

    2、做事:大不糊涂、小不计较,是为智;

    3、对利:能拿六分,只拿四分,是为义;

    4、恪律:守身如莲,香远益清,是为廉;

    5、对人:表里如一,真诚以待,是为信;

    6、修心:优为聚灵,敬天爱人,是为仁。

    是问人人存善念,事事求善果,则个人、家庭、社会一定安乐祥和!我也是成不了多大气候就知道在网上写这些没有用的东西,有时间去多打一份工不是很好吗?还能挣点钱,别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没有意义的码字上,时间显不出来我有多大本事。

    公平竞争才是最重要的,写作也是需要一个好的环境,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身上,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作者,又不少我这一个,有我没我不都是一个样啊,我一个人也不能改变现在浩浩荡荡的网络文学,对我有什么好处,我一天去纠结这些事!还是多担心一下我自己吧,看看我存在什么问题,多找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去找别人的原因,不是吗?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会带着你们过另一种生活,不要太多的字,每天去菜场斤斤计较,为发小说、评大礼而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也为别人家的孩子考不上好学校而心焦,自己也不生一个。也许,这样,才是一种幸福的生活,而我以前并没有意识到。

    我说几点:

    1.大学里面的人际关系,相比于学习而言,一点儿都不重要吗?

    2.人际关系的基础在于价值的潜在交换,一个没有价值的人,不要谈人际关系吗?

    3.学习不只是学习专业知识,学而不思的人,也不要谈什么价值吗?

    稍微阐述一下:

    1.大学里面的人际关系,相比于学习而言,一点儿都不重要

    我大学里面从来没有参加过什么社团,什么学生会,就我个人而言,把时间花费在这上面,还不如多读几本书。

    大学开始的时候,我也很迷茫,我也觉得大学就是来玩儿的,通过玩儿,通过参加各种协会,我可以认识许多非常厉害的人,这样我也就扩展了我的人脉。

    仔细看看我上面这句话的逻辑,有没有觉得十分可笑?

    想通过玩儿,想通过和别人扯淡,去建立什么人脉?这样建立起来的人脉,是什么人脉?

    还有一些人想通过进入某些大学社团,锻炼所谓的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扯淡吧,天朝大学里面那些组织,成员大多都十分幼稚,组织也十分松散,组织管理这些人,特别浪费时间。

    当然,我没有说参加社团一无是处,至少你可以找点儿乐子,外带认识朋友。我对交朋友这事不反对,交朋友不一定得通过社团,还有很多途径,大家可以去想想。

    只是如果要把参加社团和学习来做个比较,那它什么都不是,真正在大学里志同道和的社团成员,进入社会后能一直存在的几乎是少之又少,我不是打击你们,真的与其在社团里打发时间,不如多学点东西,进入社会好用。

    等你毕业了,你把你的社团经历写进你的简历,老板看都不会看一眼,只会觉得是浪费纸张。就算是你一直拿奖学金,你告诉你的老板你学习有多么的牛碧,你以为他会听你吗?

    醒醒吧!大学生!

    2.人际关系的基础在于价值的潜在交换,一个没有价值的人,不要谈人际关系

    想要建立人脉,想要结交厉害的朋友?

    那你得先把自己收拾好,多学习点课本知识与课本与外的东西,来丰富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厉害。

    等你厉害了,等你成为大神了,自然有志趣相投的人主动找上门来和你做朋友,所以你现在去交的朋友未必能陪你走到最后,还是看清现实才是最重要。

    为什么?一方面,如标题所言,人际交往的本质在于价值的潜在交换,一个人越有价值,掌握的资源越多,人际交往,自然就是通畅的。

    当然,我这里探讨的,是你至少在性格上是个普通人,性格要是特别坏,你越牛逼,树敌越多,就和我一样。

    另一方面,为什么志趣相投的人都会主动跑来找你?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牛逼的人都是很寂寞的!

    牛逼的人都想跟牛逼的人做朋友,你牛逼了,别人自然会靠过来的。

    人脉这个词,本来就是功利的,我并不喜欢。

    但是既然要谈,就必须明确:人脉的质量重于数量,认识一百个傻逼远不如认识一个大神,那样你的人生就轻松了,不仅是对你以后的工作,还是对你的现实的帮助,所以我们不是去学习的,我们是来找大神的。

    3.学习不只是学习专业知识,学而不思的人,也不要谈什么价值

    怎么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那就是学习!

    大学给你提供了最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图书馆,比如厉害的老师,几乎没有什么物质上的忧虑。也不收费来着,这样的人哪里找,你只要出校门,你想学点知道能不收费的你看有没有。那些离谱的收费价格真的是贵得惊人,而且未必比得上你的老师,所以该读书的时候就好好读书吧,听你上帝指使哥哥的没错的。

    但是,学习不只是把专业知识学好就行了!

    我见过好多人,在大学学习完全是高中那一套,虽然学得很好,每年都拿奖学金,但是他们根本就不喜欢自己学的东西,根本从来就没有哪怕深入思考一点点关于他们所学的知识。

    他们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

    人真的不能活得跟个计算机一样,只是一个知识的接收器。

    要想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就必须要在学习的同时,勤于思考,勤于总结。

    当然,我也知道,很多大学生,上大学前,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导致进了大学,对自己的专业课,完全没有兴趣,一上课就昏昏欲睡,完全学不进去。(说实话,大学里面的老师的授课,学生所用的教材,大多都太差,不能全怪学生。)

    那该怎么办呢?

    找到你的兴趣点,然后致力于去学习就行了。

    真的,不要怕,不要以为你不是那个专业的,你就比不过人家。

    没这回事!

    天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没有什么人生计划的,都是没有理想的,都是没有学习的兴趣的。

    你在你感兴趣的领域,好好用心学几年,毕业的时候,秒杀那些专业的学生,完全不是问题!

    最后,为了让一些人醒一醒,言辞比较激烈,不好意思。

    大学的根本意义,并非单纯的上课学习或是日常学习,也非人际关系,因为人际关系本身就是需要被解决的问题。

    大学的真正意义,是培养一个社会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是完善一个人。

    因此,在这条指明灯的引领下,大学的学习可参考以下建议:

    1、注重通识教育——广泛涉猎,不可囿于专业。

    我们为什么要广泛地阅读,甚至是一些与专业无关的书籍呢?

    大学的意义,是为了解决问题,通识教育能给我们带来的最丰厚的回报是:异质化的经验。这种刻意寻找陌生领域学习的方式避免了专业化学习的同质化,可以给予我们解决问题时多样的思维角度和参考素材。

    一旦我们不能在一个领域刷新认知,或是获取令人惊艳的观点成本越来越高时,也许就是我们转移战场最好的时机。

    总有一天,我们会走出校园,我们会把所有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忘光。通识教育也不例外,但学习的意义不在于记住和没记住,恰在于知道和不知道——有些人根本不会发现自己在哪里出了问题,但其实你只要稍加了解就能在一些领域把握基本的方向。

    搜索引擎只能帮助我们搜索已经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是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连哪里存在问题都不知道,又从何谈起解决问题呢?通识教育的意义恰在于帮我们“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在信息时代只会变得越来越便捷。(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三^小》说(网)W、ω、ω@.x、彡、彡、x`¥s@.c、o-м文)字<更¥新/速¥度最&駃=0

    2、研究课外的问题——那些我们不会再问的问题。

    我相信,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

    我只能说,我们每个天朝学生都被坑爹的小中学教育坑了……

    为什么要重新对基本的问题发问?

    因为越是低年级的教师,素质普遍越低,尤其是幼师、小学老师。且不说给广大小学生带来的心理阴影,更要命的是还给一些非常有潜力的问题只提供了异常平庸的回答,甚至是一带而过并视之为理所当然。

    例如,小学老师不会完美地教你:如何阅读?如何记笔记?如何自己去系统地学习一门课?如何去寻找高质量的资源,如书籍、有用消息?

    他们只会骂你:“你们这一届太差了,自学的人没几个……”却不会教你如何高效自学,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具体操作。

    在我们最疑惑的时候,却没有给出漂亮的答案,还怪我们没有创造力。

    要想重回天真,简直太难。因为我们已经被粗暴地告知所有已经能告诉我们的庸俗的答案。

    但我认为,大学生应该变得对问题更加敏锐,而不是幼稚;不是忘记所被告知的东西,而是在已有答案的基础上对比发现更好的答案,博采众长。

    千万不要看到一个已经知道的问题,就不去吸收更多的东西,因为我们已有的概念很多都是平庸的老师灌输的,它们并不出彩。要多看书,因为书本能帮助我们发现一些我们根本无法觉察到的问题,这些可都是伟人的视角啊。

    3、追求自身的完善——持久的优化、有理化。

    许多研究都表明,那些在社会上更有成就的人士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他们更倾向于相信持久的努力带来的改变,更乐于进行不断的长期短额的自我投资,他们对未来有着更良好的预期,因此更少放弃和感到不安全。

    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可少。

    越是长期的投资,它的回报就越晦涩,越需要你认真、科学地挖掘和对待。人生不会因为一句话而改变,那样的事情只存在于鸡汤中,不要对一些看起来没用的东西失望——量变引起质变,在真正爆炸来临前,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风平浪静,甚至有些索然无味。

    那么什么是持续的优化,优化什么?

    例如,如何高效摄取信息?这个问题够你一辈子研究了,因为它没有上限。人生的很多练习都没有上限,因为看完一本书是容易的,真正的差别在于你记住多少,对你的改变有多少,消化能力怎么样。很多人看完就忘了,留下莫须有的自我感觉良好,这是一种认知错觉——感觉好像摄取了很多信息。

    寻找这些很有潜力的、没有上限的发力点,就是大学你需要做的。

    那么,如何才能高效地进行自我优化呢?

    自我意识能让你意识到更多的问题,但这并不是最优的自我改善的途径。

    对优秀者的学习、模仿,这种社会模仿学习是具有高效性的,术语叫“行业标杆”。研究表明,许多公司通过向行业标杆学习获得了巨大提升,那么,这对我们个人也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

    这种在小学就被大肆使用的方法,却在日后被严重低估,因为常常被人们认为具有“政治性质”——沦为小学老师宠爱优等生的一种工具而遭到人们的反感。事实上却没有必要。

    上帝指使的成功源自于抄袭,或者说,向最优秀的同行学习;你自己在镜子前练习一百遍,不如仔细观察一下各国总统和首相的演讲细节收获更多,他们的手势、语速、语调、着装,处处都是你要学的东西;因为你不知道一种优秀可以优秀到什么程度——如果你想要把店面布置得高档、有品位,你只需看一下那些奢侈品店的布置即可,哪怕像上帝指使那样只学得一招一式,也足以应付普通消费者了。

    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们天朝的大企业抄袭,我们的专家抄袭,我们的作者抄袭,这如果成为了我们发展的动力的话,我也是跟风了,这不能怪我,要怪就怪社会的大环境。

    要有“标杆意识”,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