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 颐养天年(一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这种,将皇子作为筹码的人出现,也为了将来朝上会出现的储位之议做打算。

    *

    “至于母后,这般担忧朕的身体,非要在这西苑长住陪伴朕,实在令朕感动。”

    孙太后再次震动:西苑?!

    皇帝竟要把她留在西苑,这里可不是她熟悉的紫禁城。

    她从太子嫔做到贵妃、皇后、太后,紫禁城才是她生活多年的舒适区,要用人做事,才有的可用。

    而这北京紫禁城外的西苑,在太宗刚迁都过来的时候都还是荒山秃水的。这几年才渐渐修起些园林,却也是地广屋稀,一年到头,也只有皇帝要行什么亲耕、亲猎事的时候,才会带着朝臣们过来。

    她哪怕是太后,这些年来除了偶有一次趁兴致来赏玩景色外,也从未想过住在这里。

    这边的宫人

    对她来说,更是全然陌生。

    她只怕连个趁手的人都找不到……

    “母后身边人太多了也不好,总有人乱说话,还想着窥探帝踪。”皇帝的语调忽然一变,似乎是在模仿宫人说话一般,把声音压得尖细了许多。

    “太后娘娘若实在不放心陛下,不知陛下为何忽然转了性子,老奴就想法子多调些咱们的心腹到皇上身边,细心留意着陛下的一举一动,也好让娘娘放心。”

    所以,哪怕今日孙太后不抱着朱见深中自己上门来,姜离也要去请人来西苑居住了。

    孙太后怔住了:这是……这是她跟贴身嬷嬷的私下密语!原是绝对没有人该知道的。

    太后的脸色一寸寸的白了下去。

    皇帝到底是出于帝王心术,在用锦衣卫和东厂无缝不钻的监视包括在她之内的后宫诸人,还是皇帝真有什异样,竟然能探知到她的秘密,孙太后已经不敢再去想了。

    有些事深究下去是深渊。

    而姜离只抱着怀里的黑猫,拍拍脑壳:真好用。

    最近被指使的团团转的6688:……你确实是清闲了,我打八份工。

    在权力、身份,甚至是精神上,被全面压制的太后,看着皇帝似乎仍没有焦距的眼睛,依旧很平和的面容,顺毛摸猫的悠闲……终是颓然道:“皇帝近来多病,哀家是担心的不得了。”

    “若不能就近照看皇帝,实不能放心。”

    “后宫诸事,皇后料理的很妥当,就交由皇后吧。”

    皇帝笑道:“所以,这不又回到朕最初的问题了吗——”

    有什么喜爱的娱乐活动吗?

    关起门来自己好好玩,别去干扰做事的人了。

    **

    孙太后当日就搬到西苑宫院。

    对此朝臣们倒是没怎么意外。

    在他们看来,皇帝都目不能视了,孙太后在折腾立孙子和顾儿子之间,选择去照顾皇帝也是应有之义。

    而皇帝显然也没有立太子,让孙太后代替郕王的打算,因皇帝直接就下旨了,皇子还小暂不提议储之事。

    *

    姜离在诚恳‘邀请’了孙太后一起入住西苑的同时,还想起一件事来。

    顺带手把后宫不能干政的铁牌也给去了。

    无他,实在是看着不顺眼。

    这也就看出要名声的人,比不要名声的人,行事总多拘束——王振擅权的时候,能把‘内臣宦官不得干政’的铁碑直接扛走,朝廷喑然;而太皇太后主过政事,也只能对这块牌子视而不见,还要时不时向辅政群臣表示,自己并无揽政不还之心。

    而这件事,在朝廷上都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这样做当然不太对,但……毕竟是当今陛下嘛,干点什么都不奇怪啊。

    不知不觉,他们已经有了这种奇异的共识。

    而且只要皇帝不强撑着来上朝重提亲征事,其余的都是小节。陛下愿意折腾这些小事就折腾去吧。一块牌子而已,之前‘宦官不能干政’的牌子又不是没拔过。

    凑个对称也无可厚非。

    都不是事儿。

    说起来,能在官场上立足的人,原本都比较相信自己揣摩人心能力的:如果用医者做对比,能在朝堂混出名堂来的绝对都是老中医,望闻问切一捏一个准的。

    可面对现在的皇帝,就有种上手搭了半天,发现皇帝根本没长脉的感觉。

    再加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内宫中有些小道消息渐渐传了出来。

    这数月来,后宫的‘彤史’都是空白的,似是陛下三月前病后留下的暗疾。

    正因为是捕风捉影的宫廷秘事,信的人才多,甚至有朝臣立刻理解为:啊,所以陛下才非要御驾亲征,以另类方式证明自己行吗?

    怀着这样的心情,当皇帝忽然因饭菜难吃折腾光禄寺的时候,朝臣们不但无人反对,还有点欣慰:太好了,陛下又找到了一件想做的事。

    而且光禄寺……久被工作餐荼毒的朝臣,乐见其成。

    祭献光禄寺,吸引皇帝注意力。

    嗯,双喜临门的好日子到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