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销售包干(1)(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人说,如果超额拿奖、节约归己,而没有相应制约惩罚手段,这种只奖不赔的做法,于情于理于法纪都可能会有问题。如果执纪部门提出质疑甚至追究,我们能讲明白吗?

    也有人说,如果只罚不奖,这种舅舅理更不可取。

    道理越辨越明,公司上下对有奖有罚的销售大包干呼声很高,公司领导经慎重研究向董事会提交了《关于昆仑山公司实行空调机销售大包干的意见(暂行)》,获得通过。

    新的政策,新的面貌。销售合同一份接着一份,生产任务又饱满起来。销售人员是很辛苦,但是业绩突出的人收入也很丰厚,这对公司对个人都有利。更重要的是,在处理与用户的关系问题上,更快捷更灵活。

    “铃铃铃……”销售科的电话铃声骤响,工作人员接完电话,飞奔到总经理办公室报告:

    “步总,好消息,航天城决定用我们的产品了,有些细节问题面谈后,就可以签合同了,可是北方销售组的人一个都不在,怎么办呢?”

    “真是个好消息,哦,他们三个人在一起,今天就回来,这件事我来处理。”应声高兴的说。

    第二天应声早早来到办公室,静等北方销售组前来报告工作。已经十点多钟了,还不见一个人影。应声有些着急了,就派人去他们家里找,家属都说,昨晚没有回来。

    应声正在和老赵、言骏紧急碰头之际,县纪委来了两名工作人员,说要调查了解北方销售组三名党员的违纪问题。

    原来,县纪委接到群众实名举报,称北方销售组的三名党员,从公司套取巨额资金私分。于是,在海通机场,县纪委把他们接走配合调查。

    情急之下,应声给耿会民叔叔打电话求援。而耿会民刚刚当上县长,屁股还没有坐热,觉得找纪委说情不太好,有损形象。但是,考虑到航天城项目对昆仑山公司的影响,非同小可,他摒弃杂念,硬着头皮拨通了纪高官的电话。对方说:

    “耿县长,他们私分公款,数额巨大,都供认不讳,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我建议,你就不要趟这趟混水了吧。”

    耿会民没有帮得上忙,而航天城的项目必须赶紧落实,如果销售人员迟迟不能与对方见面,万一煮熟的鸭子飞了怎么办?

    应声突然想起了张祥,他是陈书记器重的人。机构改革时,劳动局和人事局合并,他当上了劳动人事局长。应声拿着董事会通过的销售大包干意见去找张祥。他认真听取了应声的介绍,认为北方销售组按照公司“销售费用节约归己”的规定,分配了节约的费用,既不违纪也不违法。但他为难的说:x www.x m.x

    “老弟,我认为没有问题,但是我只是个小小局长,说话不顶用,再说耿县长说了都不曾有用,更何况我呢,再说这工作与我一点不相干。”

    “当时我们引进马工是你帮的忙,公司挂大集体牌子也是你的主意。现在我们遇到困难了,不管分内分外你可不能袖手旁观。帮我们找陈书记说说,这可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陈书记会表扬你的。”

    “好个应声,还赖上我了。”张祥边说边笑,心想,也就是因为认识了应声,遇上了空调公司的事,陈书记才发现自己而委以重用的。这件事虽说不是劳动人事部门的事,但是管一管也算我张祥有全局观念,有政治敏感性,有政策水平。“好,我帮你联系陈书记汇报汇报,说不定你的这个大包干,书记会重视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