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前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城内开始大肆的抓捕百姓,要将他们作为挡箭牌,来抵御西秦士兵的攻入。

    禁军的动作很快,从命令发出的那一刻就开始行动,不到半日的时间已经抓到了几百人,而且全部用枷锁或者是绳索拷起来,防止他们逃跑。

    不过因为之前随州的百姓已经离开了一部分,留下的人少之又少,人数看起来还远远不够壮观。

    所以为了充数,之前齐王一案受到牵连关在狱中,还来不及受刑和罚判的人,同样被拷上权且充作百姓,赶出城外。

    这次的人数就不少了,这些平日里看不起百姓的官宦妇人,还有作威作福的家奴,摇身一变,成了他们以前所鄙视的“刁民”,备受打骂屈辱。x www.x m.x

    再想起以前的所作所为,心里羞愧至极,若不是因为有枷锁在身,恨不得找一个地洞钻进去。

    城门大开,一群百姓被驱赶着出去,手脚俱带着镣铐,头发蓬乱,神情凄惨,像是从哪里逃荒来的灾民。

    不过因为镣铐没有那么多,所以后面的人是没有这种严酷待遇的,只拿一条绳索绑住,或者是最普通的麻绳绑住双手,然后赶着向前走。

    走得稍慢一些,就大声呵斥,或者是一鞭子下去,打得人家皮开肉绽。

    说骂就骂,说打就打,哪里还把这些百姓当人,像极了是在驱赶一群牛羊之类的牲畜,那群手持刀枪,身穿甲胄的禁军,充斥着高高在上的权贵感。

    双方对峙,小小的随州城对面是将近十万人的西秦士兵,整整齐齐的列阵营敌,黑压压的望不到头。

    这些百姓都是第一次上战场,哪里见过这种肃杀凛然的场面。

    胆子小的已经开始哭了起来,在人群中低声的抽泣,其中不少人受到这种悲伤情绪的渲染,也开始跟着痛哭流涕,大声哭喊。

    一时间,人群中顿时哀嚎一片。

    西秦的人马在对面看懵了,这是什么情况?不明所以,都不敢贸然进攻。

    杨长史对身边的檀逸之说:“世子,这应该是大燕的阴损计谋,用了这许多百姓来当“盾牌”,如果采用火炮攻城,或者是强行动武,那么都难免伤到这群无辜的百姓。”

    另一位将领说:“世子,现在已经兵临城下,何必再拘泥于这些小节。只要能攻进城去,便能拿下大燕,活捉慕容一族,那么大好山河尽归西秦,胜利就在眼前了。”

    有人附和他说:“战场之上本就刀剑无眼,慕容烈都不在意这些百姓,想拿他们挡着。咱们若是真的投鼠忌器,不攻城,岂不是正中了他的损计,怕是大燕以后变得有恃无恐,要时不时地继续要挟了。”

    将领之中有些持观望态度,有些赞成攻城,有些的人则反对。

    众人的三言两语,檀逸之并未打断,只是暗暗将那些坚持攻城几个人的名字记在了心里。

    这可真是个检验的好方法,一下子谁的目光短浅,谁是有勇无谋,顿时暴露无遗。

    平日里这些将领在檀逸之的面前,都尽可能的展现自己好的一面,争功争劳,冲锋陷阵,勇猛难挡,没有什么大的缺点。

    但是现在如他们所说,是胜利在即的局面,所以有些人也是得意忘形了。

    檀逸之没有反对众人的参言,哪怕是几个将领意见不同,容易产生分歧。

    可他身为三军统帅,需要知道自己的下属内心都在想些什么,有分歧更好,不会全都一起抱团谋私,利于制衡。

    等到众人说完了,他才出声。

    “攻城与否,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可是江山易打,民心难守,如果此次一役伤及到无辜的百姓,就违背了之前对外宣称“不惊扰百姓”的承诺。”

    杨长史明白世子的心思,立即与他一唱一和。

    “世子说的是。一旦如此,那么就容易引起百姓对西秦的愤慨,后面的十几个城池,明明是可以轻易归降的,可是今日之事一出,百姓必然会产生反抗,若是再加上有心人一煽动,劝降必然要是波折不断,恐怕还是少不了刀兵四起,那时伤亡的西秦士兵和无辜殒命的大燕百姓只会更多。”

    “杨长史说的有理,当下胜券在握,没必要再徒增波折,纵然是此刻攻进随州城去,日后还会遇到更大的麻烦,从长远来看,此时攻城不是上上之策。”

    纵然暂时不攻城,檀逸之也没有打算现在就轻易退去。

    否则这么阵势浩荡来了,却又一箭未发的撤走,实在是太涨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了。

    檀逸之全身穿着玄黑色的铠甲,神色冷峻,他在下属面前一向是不苟言笑,所以没有人能琢磨的透他的心思。

    他拿起挂在马背旁的箭囊,抽出一支箭,转而看向随州的城墙上,大燕那一面绣有国号的旗帜正在迎风猎猎,在空中旋转飞扬。

    前两日刚下了一场大雨,现在的天气并不算好,白日里一阵阵的大风不停,吹得东倒西歪。

    尤其是在城外这种空旷之处,风势更大。

    檀逸之弯弓搭箭,他的箭上有着独特的纹路,与其他将领和普通士兵的不同,一点点的区别能方便辨认。

    一箭射去,如穿云破月,迅雷中的一道流星,守城士兵还反应不及的时候,那一箭已经直接将那城墙上的挂着的旗帜射落。

    顿时间,众人发出了一声惊叹。

    因为檀逸之与城墙相距甚远,普通的弓箭手根本无法有这样的射距,而且刚才的身手矫健,真是有一种弯弓落月的风范。

    不过檀逸之运上内力,自然就与普通人不一样了。

    象征着大燕王朝的一面旗子随风飘扬,没有落地,被大风吹得晃晃悠悠,在空中飘来荡去,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看起来漂浮无定,岌岌可危。

    没过一会儿,被风儿裹挟着飘向远方了。

    打仗时,举着旗子的士兵至关重要。这一面旗并不普通,它能指明方向,鼓舞士气,也是冲锋陷阵的号召,开战时旗兵都会在主帅的身边。

    所以旗手非常重要,向来是百里挑一、骁勇善战的人选,开战时紧紧地跟在主帅的身边,凭着一面旗帜来指挥传令,有时还是一场的关键。

    旗断不祥,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对战之时,一方的旗子断掉,或许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