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月】聂羽身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太宗时秦艽去湘水边游玩了一圈,捎给了聂银烛七八个笨重的竹筒,没跟她说是什么东西便被急召回九重天去了。

    那时聂银烛住在扬州,梅雨时节湿冷的很,山上拾不到干柴,瞟到那一摞竹筒便起了歪心思,没想到刚将竹筒塞进灶门不久就听到一声爆裂的巨响。

    秦艽慢慢悠悠晃来江南时,聂银烛已经屋不蔽雨地住了三天,每日盯着灶台上方的大窟窿唉声叹气。

    “哎呦喂,你是要笑死我呀,”秦艽直捂腹,“这哪是能用来烧火的东西嘛!”

    原是黔中道的一个李姓人筑彩药于筒造了竹筒烟花,秦艽觉得有趣便迫不及待讨了几个送聂银烛。那竹筒里装的皆是硝石硫黄之类的火药,一遇上火星自然掀翻了她的屋顶。

    这事让秦艽十分幸灾乐祸,索性成了他与仙人闲聊的谈资,到如今九重天上还有人津津乐道。

    为了聂羽的生辰,聂银烛备好了十二只竹筒,在人间的烟花配方之外加了一点仙诀,燃起时有腾龙出海,有鲤鱼飞跃,有仙鹤环云。

    夜色降临,聂银烛为坐在竹屋台阶上的聂羽添了一件裘衣。

    解开心神后,聂羽便一直沉默,聂银烛唤他时也不立刻答应,两三声后才慢慢转头。他还是会对聂银烛笑,只是这笑容太过疲累和心酸。

    人生第一个百年过去时,聂银烛也这样对秦艽笑过,直笑得他忧心忡忡。那时他说,流萤,我在人间看了许多人,糊涂的人最快乐。

    但是如果能清明地生活,谁又会甘愿糊糊涂涂的呢?

    旧时听别人念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后来才懂得这其中的酸涩。走了这么久聂银烛早已不知道自己的归途在何处,而眼前这个少年的归途又在哪里呢,孟章神君的精魂碎片从他身体中脱出后,他会像常人一样等在浓汤煮沸的奈何桥头吗?

    世事已如此艰难,不过两三日的变革便使聂羽失魂至此,若他知道自己的身世……聂银烛已不敢多想。

    追兵离竹屋越来越近,夜色却过分美好。风清月朗,斜辉晶莹,太适合约三两好友,小酌几杯,题诗数首。

    聂银烛知道无论是云雨师神、三清天尊还是九重天上的众仙都在注视着人间将发生的一切,仙人屏息,少了风雨大作的多事之夜,还了她和聂羽一时太平。

    烟火燃起的瞬间,聂羽的眸子也被点亮了。

    他抬头看着空中升腾的焰火,一派天真,这时才是聂银烛最想看到的样子。

    “姑姑,”烟花熄灭,竹屋归于黑暗的时候,他扭头看聂银烛,嘴角上扬,“谢谢你告诉了小羽自己的生辰,谢谢你照顾了小羽这么久。”

    聂银烛微微一愣,竟不知道该如何答复他,只能轻轻抚摸他的头发,努力扑灭眼角的泪光。

    隐约间,聂银烛觉得聂羽似乎知道了什么。ωωω.χ~⒏~1zщ.còм <

    纵使聂银烛实在不想这个平静的夜晚就此过去,但辛苦得来的一天实在太短,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固了五行阵法,期望它能为聂羽争取到几个时辰的安睡。

    第二天,晨光照进竹窗,被分割成片状的光斑。

    窗内,聂银烛一夜未曾合眼,聂羽早早便起身,安静地洗漱完毕,牵着聂银烛的手走出了竹屋。

    窗外,是严阵以待的精兵铁骑。他们皆铁甲加身,银色面具扣住面庞,似是受了指令,之前并未破门而入。为首之人想是精兵统领,戴金色面具,傲立于马上,十分威严。

    见他们走出,统领左手一挥,他身侧副将便开口道:“聂银烛,你藏匿前朝余孽李浛数年,其罪当诛。圣上皇恩浩荡,你若听命交出他,或可从轻处罚。”

    聂银烛冷笑一声,不屑地说:“听命?我聂银烛活了这么久,这人间还没有能指示我的人。”

    “放肆!”副将一声怒呵,“你若不从便将万刃穿心,尸骨难存。”

    他大概没想到这能把寻常人吓破胆的话语到聂银烛这里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