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班师回朝(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看着微微躬身的李世民,薛万彻内心一慌,赶紧制止着李世民。当年薛万彻作为李建成的心腹,不知道和李世民干了多少架,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欣赏薛万彻的军事才能,又不愿一个心腹大患在朝堂上与他为敌,便派他做了丰州城的将军,如今二十年过去了,两人再次相见,不禁让人唏嘘,过往的一切都随时间,烟消云散了。

    薛万彻扶起李世民后,发自肺腑的对他说道“皇上为国为民,属下如何担得起皇上如此大礼,护卫公主本就是臣子该做之事,还请皇上莫要再提此事。”

    这句为国为民,薛万彻可没有瞎说,这些年李世民将大唐治理的怎么样,薛万彻是再清楚不过了,甚至在看到了现在的大唐后,他内心里有时候还生出这样的想法,那便是李世民比李建成更适合做皇帝。

    李世民听后便不再感激着,再这样下去,那便有些做作了。接着他便慢慢的走到御书房的主位上坐下,开口问道:“万彻,听说你这几日都守在朕的御书房,莫非是有什么要事?”

    薛万彻深吸了口气,然后正色的双膝跪在地上说道:“臣罪该万死,还请皇上恕罪!”

    李世民用了二十年才和薛万彻和好如初,又怎么好意思立马归罪于他,看着他现在的举动,李世民猜测是因为丰州城失守的缘故,他才如此郑重其事的请罪,毕竟城池失守对于一位将军来说是莫大的耻辱,也是大罪。

    李世民猜测清楚后,便大度的对他说道:“万彻快快请起,只不过是一座城池罢了,丢了也就丢了。再说了,后续部队已经收回了丰州城,你无须过于自责,这件事就过了吧。”

    这个时候白老也从门外走了进来,他走到李世民的身边,轻轻的为他卸去了盔甲,这个时候才发现李世民的身体上缠着不少的绷带,上面还看得见一大片的血迹,原来这次李世民御驾亲征险些命丧西突厥的手中,要不是白老在场,这样的伤势,李世民很有可能便回不来了。

    薛万彻并没有站起来,仍然跪在地上,他接着唉声叹气的回道:“臣说的并不是丰州城,而是李承昆!”

    听到这三个字,御书房内的李世民、白老和李孝恭都明显一惊,白老连给李世民换药的手都停了下来。

    看着数人的眼神,薛万彻知道这三个字果然如他所想,一出现便会造成这样的效果,于是他整理了思路,片刻后才继续说道:“二十年前,太子殿下将幼子李承昆亲手交给老臣,臣带着幼子一路潜逃,最后逃到了原州崆峒派,将他交给了崆峒派的掌门欧虹子,如今那幼子化名凌风,数月前来丰州找到了臣,他想要从臣的口中查明自己的身世,臣怕多生事端始终没有告诉他,但最后终究还是让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份。”

    薛万彻说完后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却发现李世民面带微笑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要知道二十年前李世民为了找到李承昆,可是派遣了无数的军队,都没有打探到凌风的消息,如今知道了李承昆还活在世上,竟然如此淡然。再看向一旁的白老和李孝恭,竟然都是同样微笑的神情,薛万彻内心里直呼到:奇了怪了,真的这么好笑么?

    李世民对着薛万彻摆了摆手,示意他站起身来,接着开口说道:“当年你不过是尽忠尽责罢了,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朕不会因为当年那事再责怪你,再说凌风是李承昆这件事,朕也早就知道了,这是朕当年自己犯下的错,怪不得他人。”

    听到这里,薛万彻心中早已震惊不已,明知自己心腹大患是谁,在哪,却不去斩草除根,反而放任他的成长,这么做的原因仅仅是为了赎下当年所犯下得罪,想到这里薛万彻的心中对李世民的评价又高了一分。

    “可是皇上,那凌风很有可能在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后,会找到皇宫来,到时候怕是会引起一些伤亡。”

    薛万彻略微犹豫,但还是将凌风要来皇宫找李世民报仇的事说了出来,当然他不可能说凌风的原话,毕竟那样的话是对李世民大不敬的,虽然薛万彻明知道凌风闯皇宫必败无疑,但还是希望李世民能提防一下,因为大唐要是没了李世民,不管是谁都不一定能做好这个皇上。

    白老已经将李世民身上的绷带解开,只见其胸口处,有一个深深的圆形伤口,能造成这种伤口的只能是箭伤,白老给李世民换上了新的药和绷带,等弄完了这一切后,李世民才吐了口气,看着薛万彻说道:“他要来杀朕,便来好了,朕也正好许久没见过他了。”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