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第一次舰载机起降(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模糊,巨大的过载令飞行员的面部都出现了轻微的变形,不过陈飞的身体是经过系统改造过的,一点事儿都没有

    他只是盯着空速表。

    当空速达到临界值之际,他猛地一拉操作杆,把战机拉了起来。

    轰

    教练机轰鸣着飞了起来。

    陈飞扭头望了望窗外。

    很快,他用无线电道“塔台,我收起落架了”

    “起落架好”塔台的声音响起。

    其实陈飞已经看了看起落架指示灯,显示一切正常。

    “塔台,我收左襟翼了”

    “左襟翼好”

    “我收右襟翼了”

    “右襟翼好”

    在空中飞了一圈,他又驾驶着飞机开了回来,开始降落

    舰载机返回航母分引导、待机、进场三个阶段。

    首先,距离航母200海里,舰载机就收到航母航空飞行管制中心的雷达信号。一是敌我识别,二是导航,告诉飞行员航母位置、方向、距离及周边其他舰载机情况等。

    其次,飞行员找到航母,在20海里处由航空指挥中心cat接手管控。飞机在指定空域盘旋,指挥中心根据各机油料、受损情况等安排进场次序。

    轮到入场,便开始真正的降落程序。

    舰载机在航母上空逆时针盘旋,放下着舰钩、打开减速板、关闭武器军械,做好各项准备。

    在距航母3海里的地方,目视确认菲涅耳fos光学助降系统。

    飞行员保持姿态速度,在着舰指挥官和雷达指示下,以固定下滑角降落。直到飞机猛地一震钩住拦阻索,缓缓停下就降落成功了。

    与陆基飞机不一样,舰载机降落没有平飘阶段,而是以固定下滑角拍到甲板上,所以也被称为“人为控制的坠落”,实在是心惊肉跳。

    着舰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进舰点、着舰点、啮合点和离舰点。

    着舰点就是预定降落点,飞机在此区域才能钩住拦阻索,产生啮合点。

    为保留一定的容错量,着舰点设置在第2、3道拦阻索之间。钩住2、3道拦阻索算优秀,钩住第4道拦阻索及格,钩住第1道说明你飞得太低,很危险。

    降落过程中,飞行员要频繁操作上百次,精神高度紧张。为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安全性、准确性,各国海军都开发了辅助降落系统和全自动控制系统。比如80年代的“精确进近着舰系统”as和“仪表着舰系统”ics。

    飞行员可选择全自动、半自动、人工着舰三种方式。全自动着舰由控制中心接管飞机着舰,这种方式还在试验中,受复杂环境和系统稳定性影响,一直没有真正的用到实际中。

    一切准备就绪,陈飞开始准备降落,虽然是在陆基上,但他们一切的操作要求都按照航母上的来。

    第一个事情,他用无线电向塔台通报了自己战机的情况,主要是油量,然后请求塔台给予降落的指令。

    “塔台,勾两向你报告剩油1000”

    “勾两,航向090等待降落,高度5000,预计入场降落时间三分钟。”

    陈飞安静等待。

    三分钟后,塔台发来可以降落的指令。

    陈飞驾驶战机按照塔台的要求进入,随后绕舰一转弯、二转弯。

    开始着舰了

    看灯。

    对中。

    保持角度

    陈飞看了一下攻角。

    之后他稍稍压了压机头。

    又看了看空速表

    速度稍低,微微上推油门杆

    对准甲板。

    看灯,对正,保持飞机姿态、配平、注意攻角和速度,以固定下滑角砸向甲板,等待着舰钩与拦阻索

    战机迅速下降高度。

    放下起落架。

    放下尾钩。

    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

    瞄准甲板跑道迅速下滑。

    “嘭”的一声,尾钩牢牢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

    刹那间,疾如闪电的战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第一次着陆就非常成功

    耶

    塔台里,负责指挥此次降落的值班人员们,齐齐挥拳

    “太棒了”

    “这小子真的是天才啊”

    “不得了不得了真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厉害”

    “是啊,我们当年训练舰载机的时候,哪一次不是被虐得欲死欲仙,可是陈飞这小子真是不敢想象啊”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