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物价和徐光启进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不久之前,钦天监上疏说有日食将至,结果闹出笑话,朕觉得像这样的饭桶早就该滚蛋了,不知徐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对于天文知识有所涉猎的徐光启明白皇帝的心思,但却也没有直接说明,道“天文气象关乎民生,的确不可大意!”

    崇祯挑破话题道“朕恳请徐爱卿重修历书,这关乎百姓也关乎国家,望徐爱卿不要推辞!”

    钦天监的人不给力,令崇祯觉得圣颜无光。

    在大明岂是还有这样一个人来,这个人名叫汤若望,是一个德国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汤若望的偶像就是意大利人利玛窦,让汤若望最为钦佩的便是利玛窦改良版的《山海舆地全图》,利玛窦让中国人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国家,因为在这张地图上汤若望标注了许多国家的名字。

    作为一个在科学方面站在最靠前的人,汤若望来到大明以后,汤若望施展出了自己所有的才华。

    天启三年1月25日到达北京。汤若望到北京后,仿效当年的利玛窦,将他从欧洲带来的数理天算书籍列好目录,呈送朝廷。

    又将带来的科学仪器在住所内一一陈列,请中国官员们前来参观。汤若望以他的数理天文学知识得到朝廷官员们的赏识。他到北京不久,就成功地预测了这一年10月8日出现的月食。

    汤若望学习汉语,同时也传大明的衣服,这让天启皇帝很高兴,一个臣服的人,又何必在乎他是不是中国人呢?

    汤若望得到了赏赐,也获得官职。

    被崇祯皇帝寄予希望的徐光启并未马上答应崇祯皇帝所提出的重修历书的恳求,神情有些惶恐。

    道“重修历书并非容事,以臣的精力,臣的身体恐怕无法支撑如此浩大的任务。”

    徐光启面露难色,崇祯却越发坚定,道“此事,非你徐爱卿不可,旁的人信不过,莫非徐爱卿有何难言之隐?”

    徐光启无奈只能硬着头皮答应,思索再三,道“臣推荐一人,协助臣完全陛下交待的任务,恳请陛下应允!”

    崇祯道“徐爱卿不必多虑,只要一切为了朝廷,朕也并非是不讲情面之人!”

    “只是不知道徐爱卿所推荐的人是谁?不知朕知不知道这个人!”

    徐光启道“此人并非是我华夏之弟,他是西洋传教士!”

    崇祯知道宫中有那么几个外国人,小的时候还摸过他们的大长胡子,所以形象很深刻。

    崇祯哈哈大笑,道“无妨,无妨,只要是肯为我大明做事,西洋人又何妨?总比建虏这些闹事的野蛮人要好!”

    被雪藏冷落以久的汤若望又被新皇帝召见,带着并不标准的塑料京话,道“臣…参加大明皇上,万岁…万万岁!”

    看到毛子臣服在自己的脚底下,崇祯心里说不出的舒坦。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