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每一个人物都是精彩的(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愿相信书本中记载的那些他们怎么也看不懂的话。

    但崇祯依旧不愿和村民们解释孩童们念书的种种好处是什么,与其说一些他们听不懂的话,倒不如给他们一些实质性的奖励。只要愿意把孩童送进学堂念书的村民,都能得到粮食和银子作为补偿。

    于是看在粮食和银子的面子上,那些原本叫嚣宁死不从的村民改变了高傲的态度,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又开始对刘鼎三客气起来。他们甚至害怕自己没有资格能够把孩童送进学堂,他们的态度变得没有理由的谦卑起来,他们的动作也不再是粗鲁的,比受过教育的书生还要的文雅。

    但第一批新式学堂只招收二百名孩童,更多的村民只能排队等候,他们的心情和态度有了波动。

    学堂的教书先生就像是从另一个时空走来的一般,他们没有以往的那些老先生的那种呆板的脸庞,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他们的眼睛里满是智慧。

    孩子们很愿意学,从一笔一画,一个发音开始学起。村民们惊讶于自己的孩子从未如此认真过,那些写在书本上的字就像被破解了一般被孩童们念出来,村民们满脸的不可思议。

    孩子们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同时也学会了基本的算术。他们了解春夏秋冬,了解宇宙星系,他们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学会尊重老师,服从上级。此外,他们还学会了辨认五谷,学习种植技术。

    他们用鼻子去感受大自然,用自己的双手去开垦一块荒地,每一块荒地都被标上他们自己的名字,他们播下一粒又一粒种子,这些种子陪伴他们成长。

    除了这些孩童,获得成就感最足的便是刘鼎三。能够目睹和见证沙镇的改革变化,是刘鼎三天命之年最大的欣慰。虽不敢有别的奢望,但能够如此,刘鼎三便已经足够的知足。

    土地,是农民的全部。能够在土地上有更多的收获,这便是农民最大的梦,他们对于粮食的渴求就如干旱对于甘露的渴求是一样的。而帝国同样需要从农民的手中汲取粮食,这些创造者每一个都是伟大的。

    孩童们呢?他们需要知识,需要精神食粮。为了更好的守护自己的家园,他们需要学习,需要念书。他们是帝国未来的缔造者,他们会面对许多困难,为了能够抵抗强大的敌人,他们必须变得强大和坚强。

    每一寸土地都有可能创造奇迹,每一粒种子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老农民们像垂老的老黄牛一样,用古老的耕耘习惯一圈又一圈的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劳作着,尽管如此,他们的收获仅仅只能果腹。他们不相信那些比他们小两辈的孩童能够创造出什么,他们固执,他们衰老,他们的眼睛里只有空洞的饥饿。

    崇祯派出去的仆人给他们送去种子和助手,却被老农民当成是阻碍工作的碍眼者,他们依旧选择相信老祖宗的智慧,只要努力不放弃就会有收获。他们很老,很快就会走不动,很快就会没有精力打理自己的那一块土地。

    值得庆幸的是,孩童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很快,他们乐于接受所有有趣的新事物,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亲手播种下的种子正在发出嫩芽,迎着朝阳探出了脑袋。

    孩子们也学会了流利的背诵李白的诗句,他们能够拿起毛笔颤颤巍巍的写下自己的名字。

    改变真的在发生着。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