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计(1)(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苏童哥,难道你就不怕找不到回家的路吗?”

    “苏阳你为何突然如此问呀?”

    “因为你有失忆症呀!”

    苏童一把把苏阳提起来,道“再胡说八道,把你当猪仔卖掉!”虽然苏童并不生气,但总觉得这样说他有诅咒他的嫌疑。

    苏阳虽然嘴欠,但毕竟胆子小,加上身体也柔弱,被苏童这么一吓,居然脸都白了,差点就要哭出来。

    小孩毕竟是小孩,胆子自然也小,见苏童真生气了,也就收敛了一些。

    “苏童哥,苏阳知错了!”

    苏童并未生气,一本正经道“有些话不能乱讲,特别是在外人面前更是如此,否则我会很为难的!我要是没面子,你也别想快活!”

    苏阳觉得苏童很凶,但此前从未如此觉得,在苏阳看来,苏童哥每失忆一次,性情都会有一次变化,但这一次是最激烈的。

    在繁华的街道上,苏童支起了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摊子,准备把从苏家镇带来的二十把“宝刀”拿出来进行售卖,酒香不怕巷子深,好刀不愁卖。

    人来人往的人群,虽让苏童有一种漂泊他乡的孤独之感,但因为有一个奇葩的弟弟陪伴在自己的身边,苏童的哪一种莫名的伤感也就少了许多。

    苏阳虽然并不知道苏童哥为何倒卖起刀具来了,但苏阳也不敢多问,在一旁帮忙打下手,苏童让他怎么做他做怎么做,非常的配合也非常的听话。

    时不时的有客人蹲下来询问价格,但大多都是摇摇头离开,或许是因为苏童定价太高的缘故,许多还要买宝刀的人,在听到价格以后,都知难而退了。

    五两银子一把的宝刀,绝对算不上是什么天文价格,但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还真的不是一笔小数目。

    一个身骑白马,风流倜傥,潇洒英俊的少年在苏童的摊位前停了下来,手指了指苏童摊位上的宝刀,道“这些刀怎么卖?”

    “五两银子一把!”苏童说这话时显然有些底气不足道。

    少年道“你的这些道具我看了,非常好!如此好刀,在这里用五两银子的价钱区区贱卖,难道不可惜吗?”

    少年的话让苏童的精神为之一振,道“公子,此话当真?”

    白衣公子笑了笑道“请借一步说话!”

    苏童不敢轻信,犹豫不决,白衣公子于是便道明身份。

    原来这白衣公子是江北州藩王朱康,这江北州就是他的封地。人称“北王”。今日微服私访,苏童卖刀的举动刚好被他看到,在观察已久之后,方才上前来。

    苏童听后,方才相信,有些不好意思道“原来公子就是闻名遐迩的江北公子朱康王爷呀!”

    朱康笑道“小兄弟不必客气!请问这位兄台怎么称呼呢?”

    “我叫苏童,苏家镇人士!这位是我的结拜兄弟,苏阳!”

    “苏阳还不快快见过朱康王爷!”

    苏阳羞涩道“见过王爷!”

    苏童虽然有些懵逼,不知道着逍遥国究竟有多少王爷,但他认为只要礼节到了,不得罪人,一切都好说。

    要说这朱康也算的上是一个贤王,为人一向正直,从不仗势欺人。不仅如此,灾荒之时,朱康经常打开王府粮仓救济灾民,所以朱康在五十多个藩王里面威望很高。

    朱康把苏童和苏阳带回了王府,这也很符合他的性情,因为朱康没少养闲人,什么诗人、画家、道士、幕僚…只要是被他看上眼的,全数带回府。但把一个摆摊的带回家,这还是第一次。

    朱康住的王府称为“北王府”,八岁那年朱康被封为吴王,原本是要打发到苏州去当王爷的,结果后来皇帝反悔了,因为苏州每年的赋税非常的多,全国半数的赋税来自于那里,若是便宜了朱康,对于朝廷的财政收入是非常不利的。于是皇帝就把朱康打发到了江北来。

    一旦被封王以后,就不得随意离开封地。所以闲不住的朱康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神仙般的日子。没事就结交几个好友,或者骑着白马四处转悠,总之一个字闲。

    因为朱康很少在街上碰到卖刀具的,所以他并不打算错过,为了便于了解,索性就把人直接请到北王府里去了。

    江北府在王府里面绝对算不上豪华,但从气势上来讲还是非同一般的,王府毕竟是王府。亭台楼阁,雅苑别墅,三步一景,五步一画。丫鬟、家仆,侍女也是一应俱全。水池、院子、练武场、该有的配置都有了。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