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5章 荀彧投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不是做大臣的所能制定的,我曹孟德怎么能担当得起呢?”

    董昭则是进一步劝解道“明公,自古以来,大臣辅佐天下的,谁也没有建立过像今天明公这样的功绩。

    即使有明公这样的功绩的,也没有长久居于臣子的地位的。”

    荀彧在竹简上书写的笔,当即就停住了。

    “现今明公您为自己德行上尚有缺陷,未达到尽善之境而感觉羞愧,为能保守名誉节操,没有更大的责任而感到快乐。

    如今明公的德行美好超过了伊尹、周公,达到了至善至美的极致。

    然而太甲、周成王那样的君主未必可以再次遇到,现在百姓难于教化,更甚于殷代、周代。

    现在明公处在大臣的地位上,让别人在大事上怀疑自己,实在是不可以不重新加以思虑!

    虽然明公你威信德行超越前代,又深明法度,

    可如果不能在此时奠定根基,为子孙万世考虑,还是没有做到家啊!”

    一滴墨从荀彧的笔尖上低落,掉落在竹简上,形成了一个凸起的黑色包包。

    荀彧的耳朵又听到董昭的话“明公奠定基础的根本在于地和人,应该在这两方面逐渐有所建立,以便自我保障和护卫。

    明公忠诚的节操已经脱颖显露出来,天子的威仪也显现在容颜上,

    当年耿弇在床下对光武帝说的天下无比重要,不可被他姓之人得到的话,

    朱英对春申君说的处在不可预期的时代,奉事不可期望的主人,怎么可以没有出于意外的人呢的话,却无法听到。

    董昭我受明公的恩惠非比寻常,所以不敢不如实讲出。”

    曹操再次摆手道“此事还是不妥。”

    “明公此言差异。”荀攸也是第一个站出来表态道

    “若明公不能,那天下再无其他人能够做出如此功绩来了。”

    听到侄儿荀攸的声音,荀彧不可置信的抬起头盯着年岁比自己大的侄儿。

    他平日里行事低调,计谋百出,怎么也是个乱臣贼子?

    “明公,臣等附议。”

    贾诩、程昱等人拱手说道。

    随即程昱又掏出一封帛书,放在曹操面前的矮案上

    “明公,此乃中军师陆树亭侯荀攸、前军师东武亭侯钟繇、右军师毛玠、

    行骁骑将军安平亭侯曹仁等三十余名大臣的劝进,望明公进位魏公,加封九锡。”

    还没等曹操应下,啪的一声响。

    荀彧把手中的笔狠狠的扔在地上,站起身来大喊道

    “我反对!”

    众人惊愕。

    这场戏码大家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否则怎么会所有人在劝进表上联名呢?

    作为曹操铁杆的支持者,为曹操介绍许多人才,在曹操征战这么多年立下了汗马功劳。

    更是眼前这群文臣武将的带头大哥荀彧,谁不是钦佩荀彧,现在他竟然公然反对这件事!

    而且是怒不可遏的样子,一副没得商量的样子。

    这出戏码,简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侄儿荀攸更是瞪大了眼睛。

    大家都是一伙的。

    怎么叔父他公然反对丞相称公呢?

    你不要命了?

    公事做的太多,脑子懵了!

    荀攸急忙挤出人群,向着一旁走去,想要捂住他叔父的嘴。

    这大喜的日子,你来搅局做什么?

    平日里那么擅长谋划,今日之事就看不出来是谁一手操持的吗?

    荀彧的胸膛起起伏伏,不用说,那张劝进表上,皆是朝中重臣。

    可现在他们竟然真的想要背离汉室,鼓动曹孟德进魏公。

    魏公便可建国,下一步该做什么,不言而喻!

    “尔等皆是汉室重臣,缘何能如此行为。”荀彧甩开侄儿荀攸的手,先是怒视厅内的众人。

    紧接着荀彧向着曹操拱手道“丞相本是起兵以匡正朝廷,安定国家。

    理应怀着忠诚之心,保持退让的实际行动;

    君子爱人是爱其德行,如今丞相进国公爵,于礼不和,于汉室不忠,是万万不应该这般做!”

    曹操摸着胡须笑了笑,站起身来,走上前去,扶着荀彧起来

    “文若,我方才就说不妥,皆是公仁等人的主意,我焉会如此僭越?”

    荀彧抬头看了一眼曹操,随即道歉道“丞相,某方才心神紊乱,一时失态,恳请丞相责罚。”

    曹操拍了拍荀彧当即肩膀“文若日夜操劳,处理天下大事,一直未曾好好休息,何罪之有?

    倒是我不知要劝你休息,既然如此,莫不如先在家中歇息几日,可好?”

    “喏。”

    荀彧微微拱手,缓缓退出厅内。

    他站在丞相府的门口,回头望了一眼关上的大门。

    以及周边向他行礼的士卒,依旧觉得这里变得有些陌生了。

    是自己反应过激了吗?

    他抬头望了一眼天色,难不成这天真的要变了?

    荀彧长叹一口气,大抵上是丞相变了,再也不是那么只想当一个征北将军,报效国家的忠良之士了!

    有仆人前来马车,想要扶着荀彧上车。

    荀彧摆摆手,只是背着手,从石板路上,慢悠悠的往自家走去。

    他想要静一静!

    丞相府内,荀攸连忙替自己的叔父向曹操请罪,言自己的叔父他可能是累了,故而胡言乱语。

    曹操脸上笑着说无妨,可心里已经妈卖批了,对荀彧心生不满。

    荀彧当众闹了这么一出,不仅让曹操下不来台,更是让董昭也下不来台。

    偏偏董昭还私底下问过荀彧,想要找他联名签署。

    荀彧也是这般说的并且拒绝,只是董昭没想到,今日荀彧的反应竟然如此之大。

    汉室将倾,谁都知道的事情,偏偏荀彧怎么跟刘备一样,都想要扶他呢?

    “明公,荀令君他身体劳累,此事还望明公能够抓紧。”董昭又开口进谏了一二。

    曹操却是摸着胡须哈哈笑了两声

    “公仁尔等的心意,我以明白,但是文若说的对,此事以后休要再提!”

    众人脸色一变,看来还得说服荀彧,尤其是荀攸,更是下定决心挽救叔父。

    第二日,荀彧便病倒在府中,对外言安心休养,闭门不见客。

    <scrpt>();</scr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