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大家要严惩魏忠贤(盟主Cz、加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魏朝只能强颜欢笑地跟着去了,实在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人都已经在这里了,总不能不给面子。

    虽然心里不是愿意动,但魏朝也只能强打精神跟着熊廷弼出去。

    外面得知朝廷来赏赐后,早已经闹腾的沸沸扬扬了,得到消息的将领们一个个喜笑颜开。

    自己家的将军有牌面,这是所有人都高兴的事情;朝廷给了不少赏赐,这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至少大家不会再无缘无故的被朝廷猜忌。

    有了这样强势的顶头上司,大家以后的日子必然会好过不少。

    夜深人静,王象乾站在沈阳的城头上,面无表情地眺望着远方。

    他的身影有一些削瘦,在黑夜里显得有些孤单,似乎与城下热闹的景象格格不入。但是他自己站在那里,却又显得和谐了不少。

    自从来到辽东之后,他走了几个地方,看了看辽东的情况。

    总体来说,辽东的情况并不好。之前王象乾就曾经听过辽东的一些情况,自己来之前也做过一些了解,心里面已经做好了准备。

    可是真的到了地方之后,王象乾发现自己做的准备还是有些不充分。辽东的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要糟糕,根本不具备反击的条件。

    不要说反击了,能守住都是最好的了。王象乾的心里就有一些担心了,一是担心辽东守不住,二是担心朝中的一些人搞出一些事情来。

    要知道辽东一直都不安稳,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在朝廷。

    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王象乾转身走了下来,开口说道“准备笔墨纸砚,我要上书朝廷。”

    王象乾准备将这里的情况如数告知朝廷,让他们知道这里究竟是什么情况,断了他们一些乱七八糟的念想,至少也是让皇帝知道,别轻易的被人给忽悠了。

    旁边有人答应了一声“是,大人。”

    回到房间之后,王象乾让人把灯点亮了一些开始写题本。虽然心里面很担忧,但是在这份题本里面,他还是尽量的不掺杂自己的个人情绪,否则会容易误事,

    在王象乾写题本的时候,北京城里面其实已经开始闹腾了,根本没人说辽东的事情。

    大家都在忙着党争,谁有心思去管辽东?

    有些人在想着自保,有些人在想着打倒别人。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进行的,没人在意辽东是什么情况了。

    邹元标的丧事进展很顺利,身后事内阁已经给出了办法。

    朝廷给了邹元标谥号,关于之前的案子也没人再提了。该给的荣誉也都给了,邹家人也扶着棺材回去了,准备将尸体运回到家乡去安葬,为此朱由校还让陈洪送了不少冰过去。

    幸亏天气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否则根本就是送不回去了。

    邹元标的尸体是走了,但是剩下的事情还要继续办,朝廷上下都在等待着。弹劾魏忠贤的趋势愈演愈烈,已经没有人敢帮了他说话了,似乎所有人都觉得魏忠贤要倒了。

    皇宫大内。

    朱由校召见了朝廷大臣,主要就是六部尚书以及其内阁大学士。

    这算是朝廷的一次小型会议,也叫做庭议,是皇帝与大臣们决定事情的地方。

    当然了,主要是朝中的重臣,也就是中枢之臣参与这次会议。能够进入这个地方的大臣,才算是朝廷的顶层权力持有者,其他人你只能是听着。

    “今天议事,主要是最近舆情纷杂,朕想听听诸位爱卿的意见。”朱由校轻声说道。

    谁都没说话,大臣们也不愿意站出来。这个时候说什么似乎都不对。当然了,这里是指一些立场不那么坚定的大臣,或者说没有什么立场的大臣。

    有的人则是需要站出来。也必须要站出来。

    高攀龙这个时候就走了出来,躬身说道“陛下,魏忠贤丧心病狂,对邹元标滥用刑罚。邹元标乃朝廷重臣,年事已高,岂能受此屈辱?何况邹元标因刑罚过重而死,臣请严惩魏忠贤。”

    对于高攀龙这么说,在场的人也没有什么意外,他的确有这么说的立场。

    在高攀龙之后。另外一个人也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礼部尚书孙慎行。

    孙慎行也开口说道“魏忠贤狡诈奸猾、欺上瞒下,刑罚朝廷大臣致死,臣以为该严惩。”

    这两个人站出来之后,陆陆续续有其他人站出来,态度很一致,严惩魏忠贤。

    这一下已经压到了内阁头上,几位内阁大学士也要表态,如果在这件事情上含糊,怕是不行了。

    尤其是韩爌,如果能够把责任推到魏忠贤的头上,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至于陛下是不是想保魏忠贤,这和自己的关系并不大,自己只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就好。

    只是没等韩爌开口,内阁里面的其他内阁大学士已经站了出来。

    史继偕第一个走了出来,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当严惩魏忠贤,罢免其职,群臣论处其罪。”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