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九章 有意思的年轻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由校看着史可法说道:“我看你言行举止颇有建树?应该不是普通的人家出身吧?难不成是官宦人家?”

    听了这话之后,史可法就有一些迟疑?上下打量了一番朱由校说道:“你认识我。”

    朱由校直接摇头,语气随意的说道:“不认识?从来没见过。只不过是通过你的言谈举止有所猜测而已。”

    “家中世袭锦衣卫百户,也是京城锦衣卫籍。”史可法直接说道。

    这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不是说你家里边是世袭锦衣卫百户?你就能坐上实权的锦衣卫。

    朝廷每一次有功劳都会发一大批锦衣卫百户这样的东西?每年也能够通过朝廷领取一些俸禄。但是这个玩意就像是虚职一样,说白了,某种程度上是弥补了爵位的缺失。

    你拿了一个东西,特权没有爵位那么多,平常也就领取一些俸禄。如果你想要转成正式的实职锦衣卫百户,那基本不可能,顶多给你转一个总旗。

    往下压一级,你想坐副百户都没可能。而且还要家里面有人、有关系,甚至是花钱去疏通。否则的话根本就没希望。

    你也只能是顶着这么一个级别,然后去做别的营生。史可法显然就是这样的,或者说家里面几代人都是这样的。

    史可法拜了左光斗为老师,安心的读书,想要更进一步。

    “原来是锦衣卫出身。”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没有想到。看你一身打扮和谈吐,还以为是书香门第。倒是不错,不知道你师从何人?”

    朱由校就直接把问题扯到史可法的老师上来了。

    提到老师,史可法自然不能够隐瞒。人家问的话你不说,难道觉得自己的老师丢人吗?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史可法正了正态度,说道:“我的老师是左光斗。”

    听到这个名字之后,朱由校露出了一副没想到的样子,看着史可法问道:“没想到你居然是左公的学生,当真是名师出高徒啊,果然不同凡响!”

    当年朱由校清洗东林党的时候,左光斗的站队就很正确,他根本就没有参与那次的事情,得到了保全。

    后来还因为徐光启的举荐,左光斗做了户部侍郎,一直在为朝廷试种土豆,试种其他的农作物。

    左光斗做得非常的好,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后来因为功劳得到了升迁,由户部侍郎外放了,直接到湖广去做巡抚了。

    朱由校让左光斗去湖广,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让他去种地的。因为在这个时期有一句话,叫做“湖广熟天下足。”

    朱由校要保证粮食的稳定生产,自然要保证湖广这个地方。在当前这个自然环境下,湖广就是重中之重。

    以今湖北、湖南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平原已经取代苏常,成为全国商品粮的基地。湖广自然需要一个稳重牢靠,有能力的人来管。

    朱由校自然就选择了左光斗,事实证明左光斗干得不错。到现在为止,左光斗好像干了已经快两任了吧,估计也该回来了。

    该升官了,不能再继续干下去了。

    听到史可法这么说,朱由校还真就想起了左光斗。说起来,这几年自己还真的把左光斗忘了。

    朝堂之上其实应该有新的血液流动,左光斗这个人要提拔重用一下,回头就去搞一搞。

    如果今天不是遇到史可法的话,朱由校都快把左光斗这个人忘了,也不知道猴年马月能想起来。

    听到朱由校夸赞自己的老师,史可法自然是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

    “既然你是左光斗的学生,那就可以和你聊一聊了。”朱由校带着笑容说道:“你的老师一向沉稳,深得当今陛下的信任,这两年在湖广任上干得也不错,估计会有一步升迁。”

    “可是看你行事,似乎与你老师的作风颇为不合。”

    “当今陛下在江南所行之事,可以说是疾风骤雨、雷厉风行。难道你不觉得这样行事很突兀吗?如果这么干下去的话,很容易激起民变。是不是应该稳稳当当的做下去?”

    事实上,这就是朱由校对史可法得试探。

    这种说法现在不少,很多人在抨击朱由校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理由。

    陛下实在是太着急了!为什么要这么急?

    根本就不用这么急呀,慢慢来不好吗?

    这样的话很容易动摇大明的根基呀!

    史可法看着朱由校,脸上的表情很严肃。

    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人几句话都离不开皇帝。在德胜楼他们也曾经谈天说地,说了不少人,也谈论了朝廷的政策,但是很少去议论皇帝。

    这不是他们能干的事。

    眼前这个人是怎么想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