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准备搞事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我觉得很有想象力,但不可行。”最后他摇头否决。

    北航电子系的赵子琦,对林卫东的说法持反对意见,说道:“按照小说的时代背景,互联网是2000年前后的事,距离现在有二十年。”

    “集成电路计算机已经出现了,1970年面世的IBM S/370计算机使用了虚拟存储器技术。75年,MITS制造的Altair 8800,带有1KB存储器,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和小说里描写的个人计算机一致。”

    “还有,也就是去年,苹果公司制造的Apple II,规格NMOS6500 1MHz CPU,4KB RAM 16KB ROM,这是第一个带有彩色图像的个人计算机。”

    最后赵子琦说:“时代在发展,才几年的功夫,计算机从大型变为小型,图像从黑白变为彩色,未来的互联网,也不是没有可能。”

    林晓光目瞪口呆,到底是能考上北航大牛人,这眼光真不赖。

    不过,赵子琦和林卫东是理工男,讨论的话题也都与此相关,几个女孩子尽管好奇,但又听不懂,便去探讨她们喜欢的。

    “暖暖和凉凉,到底有没有在一起啊?”赵子瑜问林晓光。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但林晓光不回答。

    他对原著做了很大改动,暖暖和凉凉的身份做了调换,凉凉是一个长安男生,名叫李长安,暖暖是一个台南女生,男的内地的,女的台湾的,这样女嫁男男娶女,隐喻着陆统台,是政治正确,读者看了也爽。

    不过大团圆的结局,未免俗套,要说还是悲剧好。

    但他没写悲剧,小说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暖暖不得不遵从媒妁之言,和家里介绍的香港男友结婚,就在正举行婚礼的时候,凉凉从内地追过来,到此就结束了。

    陆台两岸的两人,最后在已经回归祖国的香港相聚,挺好的。

    “我觉得他们应该在一起了。”杨蓝指着最后一句话。

    “身着婚纱的新娘暖暖,望着一袭正装的李长安,忽得怔住,眼泪夺眶而出……(完)”

    “婚纱和西装是一对,如果没有在一起的话,他不会刻意突出这一点。”杨蓝看着林晓光,像是猜出他设置的谜底。

    列车上还有其他学生,有人听到他们也在聊《暖暖》,便加入其中。

    谁料,竟然也是清华的,77级化工系,人叫张丽萍,是西夏金川人,火车到长安再转车。

    就这样,一路聊着,次日抵达长安。

    再一次望着车站楼上的“面皮”二字,林晓光觉得难看极了,中午时分,肚子有点饿,外面却没有摆摊的商贩。

    他有点馋凉皮肉夹馍,不由怀念后世。

    “全国第一张私营经济的营业执照是哪一年发的来着?”林晓光慢慢回忆,终于想起来了。

    江浙省东瓯市,一个叫章华妹的个体户,今年的某一天,去东瓯市鼓楼工商所提交申请,等了一年多,在第二年12月,她如愿以偿,拿到证书号为10101的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现在嘛?

    摆个小摊都“不合法”,随时可能被“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检查,甚至收押。

    公交车到来,他们就此分开。

    赵子瑜二人去市区东大街的家,林晓光四人坐9路去钟楼,然后再换乘去常安乡下,每当这时,他才感到自家和别人家的差距。

    常安縣,离长安很近,离天堂很远。

    “就今年吧,开始搞事情!”林晓光看着越来越远的南门,下定决心。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