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出那烈火之段,但是忽闻耳边闷声雷击,大鸟此刻定是被天雷击中,身形不稳,书生在那大鸟口中犹如一颗入袋之豆,差点掉入那其食道之中,那大鸟用舌头灵活的将书生藏于舌后,这才稳住书生身形。

    又是过了一盏茶之功,大鸟一声清啸,但此时声音已大不如前。张嘴将书生吐出,而后稳稳的接住。书生此时落于鸟背之上,已然觉得没有方才那酷热酷寒和雷击之苦。见大鸟浑身伤痕累累,血流不止,身上的金羽已然不剩几根。

    书生叹气道:“睛兄此番舍命陪我,这让我怎以为报?”

    大鸟似有灵性,回身用鸟喙蹭着这白衣书生,继而又是一声清唳。书生向前看去,只见前方云顶之上白雪皑皑,金光闪闪,照的人好不舒服,想必是金顶已到。

    而这金翅大鸟耗尽最后一把力气,落于这金顶之上后,便倒地不起,双眼含泪,四瞳孔看着这面前少年,张开鸟喙用尽全身力气,鸣出最后一声后,也慢慢合上双眼。

    书生仰天长叹,紧闭双目。半晌,才对着这金翅大鸟尸身,叩首三拜。

    “重睛鸟毕生重情,甘为知己赴汤蹈火。此番作为,也算是其造化。”

    一番清音从这金顶之上传来,书生此时抬头,只见一位身着青衫的女子缓缓而来。远处见得身边白雾绕绕,脚下金莲飘飘。近处一看,却是一位年约卅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的女子。确是所听传言中这金顶的仙女西姥。

    见西姥肤如黄玉,目似月牙。头戴蛇形金冠,身着金玉青衫。衣着清秀,身段修长。一时间那白衣少年看的呆了,竟没想那书中金顶西姥,竟是位如此年轻的女子。

    那西姥笑着上前,立于书生面前,颔首对其说道:“陛下不顾万难与这重睛灵鸟渡得三劫,上得金顶,却只为呆坐于此么?”

    白衣少年这才缓过神来道:“西姥竟知我为一国之君?”

    那女子盈盈而笑:“非但如此,我亦知陛下前世三百年,今生三百年,后世三百年。”

    白衣少年又是一惊,随即大彻大悟,跪拜而言:“姬满在此,多谢仙人赐药。”

    女子随即伸出纤纤玉手,给予这叫姬满的少年两颗仙丹道:

    “这其中一颗,给予陛下,可助陛下得另外二百七十一年之阳寿。剩余这颗,可助陛下达成方才山下,与那老者之约。”

    姬满千恩万谢,对着女子三拜叩首后问道:“不知上仙赐于神药,可否起死回生?这重睛鸟于我自幼相识,对小王恩深情重,小王甘愿舍去这二百余年的阳寿,也愿我这睛兄能还魂归生,与我永世相伴。”

    西姥闻言微笑,背过身去道:“这金丹虽有起死回生之效,却无二次授宝之礼。陛下若想救得重睛,自己便再也无法享得三百年阳寿了。”

    姬满闻言起身,哈哈大笑道:“满从未想过能得这长生,今日西姥肯赐药于满,已是十分感激,哪有颜面再向西姥二次求药之理?”说罢看了看金丹,然后毫不犹豫将其塞入重睛鸟口中。

    西姥此时回首含笑:“陛下如此宅心仁厚实为天下百姓之福,如此,除了金丹之请,我便可再应允陛下一事。”

    姬满听闻,上前拱手行礼,毕恭毕敬道:“素闻西姥遍知天下事,便斗胆请西姥为我算上一卦。”

    仙子西姥闻言笑曰:“陛下想算些什么,但说无妨。”

    “算我姬氏天命。”

    西姥闻言,便对着姬满说道:“这卜卦,乃探知天命,此时金顶初早,若陛下有心,便可等至夜晚子时,我便为陛下以星象为卦象,算一算这天数。”

    姬满闻言问道:“不知西姥这金顶之上,算是这九洲之土?还是洲外之地?”

    西姥看了看姬满笑道:“金顶虽为天人之界,但始终还是连与九洲之基。这金顶当然为九洲之地,而这金顶在往上走,便属洲外,归天帝,而不归人皇了。”

    姬满闻言哈哈大笑道:“既是九洲,若要这漫天星斗,又何须等至夜半子时?”说罢大袖一挥,只见风云突变,太阳开始缓缓西沉。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便目不见物,金顶之上瞬间天幕尽下,满天的星斗也显现了出来。

    西姥也不惊慌,对着这漫天星光闭目而立。这金顶上星斗顿时时隐时现,光芒骤涨后又归暗淡。好一片驭星有术。

    过得片刻,西姥缓缓低下头来,对着姬满缓缓说道:

    “陛下命中非王公相,乃天子之相。若得锆京,东境便可共主之。”

    “且陛下薨后,姬氏再可统三百年。赤州天命若有一石,三百年间姬氏独占八斗。三百年后,乾卦三易其主。紫薇星取前,上九像,主亢龙有悔。七杀星次之,用九像,主群龙无首。还有一地,前有太阴暗淡,后有天机随行,继而天相,太阳纷纷闪烁,像是那九五像,主飞龙在天。又像那初九像,潜龙勿用。”

    姬满闻言一笑置之,却走上前去说道:“姬某却是不想看那紫薇贪狼,破军七杀。只想问仙子可有算到,姬某命数中的红鸾天喜,此时正在何处闪耀?”

    西姥此时幽幽的低下头去,再也不敢看姬满半分。轻笑道:

    “红鸾走癸,天喜入壬。”

    姬满见状哈哈大笑,竟拉起仙子西姥的手,向那金顶池中走去。

    后世诗曰:

    驾我八景舆,欻然入玉清。

    龙群拂霄上,虎旗摄朱兵。

    逍遥玄津际,万流无暂停。

    哀此去留会,劫尽天地倾。

    当寻无中景,不死亦不生。

    体彼自然道,寂观合大冥。

    南岳挺直干,玉英曜颖精。

    有任靡期事,无心自虚灵。

    嘉会绛河内,相与乐朱英。

    今日这峄皋山下,掘矿之人已然没有了当年那般摩肩接踵了。但是这数百年间,却一直流传着一个奇闻,传闻山下有一位山神仙叟,因惋惜这金山每日被掘,便每逢夜里都背篓而出,拾取些白天人们扔下的矿石堆与峄皋山对面。无数人前来金山下,想一睹山神翁真容,却又无人得见。只是这方圆百里金山对面,却是已然有一座巍巍高山了。

    ——《赤洲记.姬氏先祖列传》

    (天子列传篇完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