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铁还是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做了一部分凑合,等有了好钢材再重新做一批。

    其余的就只能等了,慢慢研制。

    一个月时间能做到这些,朱由检已经很满意了。

    他当即对众工匠表示了慰问,并进行了亲切的会谈,并表示皇帝陛下心系工匠,无时无刻不惦记着他们——可惜,忘了带二斤猪肉一袋大米。

    只不过令他尴尬的是,工匠们似乎并不领情。

    众工匠不但不表示感谢皇帝陛下,愿为帝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反而纷纷诉苦。

    对住宿条件表示严重不满,虽然仓促赶工了一些住房,可墙壁湿漉漉的,根本没法住人。

    眼看就到了冰冻三尺的时候,要求皇帝陛下给解决这事。

    这年代穷人建房,挖完地基,两块木板一夹,中间填上混着麦秸的泥夯实就是墙,可不得湿漉漉的嘛!

    对伙食也表示不满,主要是供应不及时不充分,粮食倒是不缺,可菜肉稀少,大伙都是干重体力活的,缺了油水可不行。

    又表示,皇帝陛下您把我们一家人都弄来了,您可不能不管。让我们在附近用荒地种点菜养只鸡,可哪天要是被官府收去了咋办?

    一群刁民!

    吩咐曹化淳去办。

    先住帐篷,每家每天免费发一些煤炭,数量你们研究,一定要做好防火排烟工作,不能让工匠既流汗又没命。

    当然不能用好的,从煤堆里挑出来不能用来炼铁的煤块煤渣就行。

    嗯,后世的家用小铁炉就不错,虽然这时代没有烟筒,不过皇帝陛下相信这些顶尖工匠能想出办法。

    吃的话,只能多采购了,附近几县也多跑跑。

    地的问题简单,各家按人口分地,派人陪同去找县令划出来,这里的荒地大都是无主的,简单的很。

    这次工匠总算给点面子了,呼啦跪下一片,齐声高呼‘皇帝万岁’!

    正陶醉呢,那边来禀告铁融化了。

    抬起屁股要走,又嘱咐道:“曹化淳,记着,税赋该交的也交,只是不许派役,役银也不给。”

    南人苦于粮,北人苦于役,这话不是说着玩的!

    都说江南重赋,其实如果算上役,北方五省的负担比江南只高不低。

    曹化淳点头哈腰道:“臣晓得。

    前些日子县令派人来,要在这里设个巡检司抽税,被大汉将军给打跑了,臣得知后特意犒劳了大汉将军一顿,又派人警告县令不得多事。”

    朱由检不由得刮目相看,这厮做事果然不错,能体贴上意。

    还有练兵才能,据记载勇卫营就是他一手训练的。

    可惜了,朱由检知道历史,他这辈子也只能做后勤大管家了。

    来到精炼炉边,离得老远就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炉子边,来回都能鼓风的巨大风箱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

    “怎么样?”朱由检有些紧张,虽然知道这办法行,只是毕竟没实验过,心里没底。

    领头工匠摇摇头:“陛下,这才刚开始呢。

    小的想问,石灰粉放多少?”

    这尼玛,我哪知道!

    “你们平时炼铁都放多少?”

    “不一定啊,要看矿石品质如何。

    品质差,就要多放些,百斤矿石要放二十多斤,这样铁水才能流动,不然铁水太粘稠,容易出事。”

    古人加石灰石是为了造渣,不是为了去硫磷,这他倒是知道。

    “放三斤。

    这办法是朕在古书上看的,上面也没写放多少,以后你从一斤到二十斤轮流加,试一试那次的铁最好。”

    “小的知道了。”

    “不许给任何人说。”

    “小的知道,这里的一切,小的会把嘴闭紧。”

    “以后有什么发现,都记下来禀告给朕。”

    “小的知道了。”

    现在还不是公开的时候,大明的奸商都是一帮子要钱不要国的玩意,要是知道了,估计会满世界都是高质量的铁,包括蒙古后金。

    加完石灰粉,搅拌了一会,大工匠一声大喝:“出铁。”

    冷不丁的,倒把朱由检吓了一跳。

    黏稠的铁液成团状进入预留的冷却槽里,冷却后形成一块铁板。

    自有人继续往炉里添加生铁。

    朱由检紧张的问:“怎么样,是熟铁还是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