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草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还有叶片怎么是斜的?

    传动也不是用水轮轴,而是另外加了个小齿轮,好像也是多此一举?

    这一张,小的大约也能看明白,应该与喞筒差不多。”

    朱由检笑了笑,这没法都给解释。

    冲水板倾斜些角度,两侧各加上一块木板,这么一来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存水区。

    这么做是因为根据前世的记忆,上射式水轮的动力来源主要就是这个存水区,存在里面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带动水轮转动,与水流的冲击力关系不大。

    相反,下射式水轮,也就是立在河里的水轮,动力来源主要就靠水流冲击了。

    提升到水池这个倒是很好解释,就是避免受河里水流水量的干扰,提供一个稳定的可调节的动力。

    传动不用水轮轴,而是在旁边加一个齿轮与水轮外圈侧面的轮齿连接传动,主要是减轻水轮自重,减少过程的损耗。

    喞筒,其实就与后世的压水井一个原理,只不过上面是密封的,一根出水管向上伸出去。

    动力改为水轮带动曲轴传动,一个水轮带动六个喞筒。

    这是首先要解决的,效率比水车提水高太多了。

    更多的提水量,才有更多的动力。

    至于密封?我要是什么都会,要你们干什么?

    简略的解释几句,不能解释的就略过,几个木匠虽然还是不明白,却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说起来,这就是明清科技落后的主因之一,只求‘知其然’,却不穷究其为何‘所以然’。

    “陛下,小的大约明白了,也知道该怎么做,您打算将水池建多高?”

    “三丈,能不能做到?”

    “能,只是这水池工程可不小,而且水车也太高了,不可靠。”

    “这样啊,先建一丈半吧。”没办法,只能先矮些了,等生产出唧筒,水池高低就不会受限于水车了。

    “炼铁工匠呢?”伸手喊过炼铁工匠,同样是三个,掏出精炼炉草图给他们看。

    三人看了半响,一头雾水:“陛下,小人看不明白。”

    招手几人蹲下,连说带比划,甚至让他们捡石子搭了个模型:“看见没,一个大炉膛,中间一道矮墙隔成两部分。煤从这里烧,火焰越过矮墙从放生铁的炉池上方经过,从最后面的烟囱冒出去。

    生铁池上面的顶做成拱形的,侧面开有搅拌的孔,用铁棒搅拌,下方有进料口排渣口。

    几人嘀咕一会,同样知道怎么做了,虽然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一一吩咐。

    铜匠负责轴承,不是现代轴承,是古代一直在用的铜瓦轴承,其实就是两片有凹槽的铜板,凹槽里倒入油。

    炮匠按照草图数据制造泥模,火炮采用12磅与6磅两种,同时研究砂模铸造。

    火统则先预备工具,计划的口径是20毫米左右,弹重要在40克上下。

    铁匠计算所需锻锤重量等。

    还有木桶炮车等等琐事,一一寻人负责。

    将人喊到一起,将水力锻锤.钻床.铣床等一些以现在的技术能做的交代给他们。

    钻床其实已经有了,立式的,鲁密统的枪膛就是用钻床钻出来的。

    铣床其实一个原理,无非就是刀具不动器件转。

    水力锻锤更简单,画个草图一看就明白。

    早期拔丝机是用一块铁板,上面钻出大小不一的孔,将铁丝加热后从需要的孔中穿过。

    一人用钳子捏住铁丝,坐在由水力驱动的椅子上,椅子则前后运动,以现有条件,做出来也不难。

    砂模铸造,早已有了,铜钱就是沙模铸造工艺,只是从来没用在铸炮上,也缺少一个模芯工艺,这也不太难。

    早期辊轧机就是用上下两个滚筒,以足够的动力,压制加热后的铁板,这玩意也不是不可能造出来。

    螺丝,这个也已经有了,鲁密统枪管后部就是用螺丝堵住的,需要清洗枪管时卸下来就是。

    轴承.精密齿轮等就难了,这个只能悬赏。

    看着一张张草图,听着皇帝滔滔而谈,众工匠面面相觑,这位不是皇帝吗?怎么改行做工匠了?

    听说先帝喜欢做木匠,这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果然是家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