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王在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朕只要先生做到这两条,别的事都由先生做主。而且,朕会给先生密奏之权。”

    又将密奏解释一遍。

    王在晋有些吃惊。

    这潜台词可就是辽西可有可无啊!

    这而且给他绕过内阁直接与皇帝沟通的渠道,若如此,事情并非不可为。

    200万!王在晋咬了咬牙,这个数额有些大,也不是不可能。

    当年接替孙承宗的高第曾说关宁军只有五六万人,与孙承宗吹嘘的十一万人差距甚远,结果孙承宗这老狐狸根本不与他争辩空额,只是轻飘飘扔过来一句话‘那你就按六万人发军饷好了’,高第没想到这货这么不要脸,立马就怂了,此事就此不了了之。

    而王在晋也做过辽东经略,深知其中的水分,如果下狠手,从现在的8万军额里去掉两万空额是没问题的。其实在他看来,留五万都还有水分。

    关内蓟镇与天津卫现有6万,登莱属下东江镇,这三处裁掉两三万。

    这么算,如果皇帝支持,挤掉200万还是可以的,甚至可以更多。

    至于给皇帝10天准备时间,也不是太难。他的辖区内有三条北方南下的孔道,卢龙塞孔道;榆塞孔道;古北口孔道。

    所谓孔道者,交通要道,大军基本没法绕过去的地方。

    第一条山海关到宁远锦州,基本可以不考虑。

    其余两条路途遥远道路崎岖,大军行动艰难,很难做到无声无息,如果数万人能悄无声息的入关,那只能说他识人不明用了内奸。

    广派夜不收提前四五天打探到消息,再拖延四五天,问题不大。

    天津?登莱?

    东虏有没有船都难说,靠什么过来?游过来吗?

    王在晋考虑的很快,片刻后就面容一整道:“臣虽然老迈,但陛下有旨的话,臣敢不竭心尽力?”

    尼玛,这话说的漂亮!

    “朕想问一下,不知道先生对蓟州镇与密云镇怎么看?”

    “蓟镇现任总兵是王威。”王在晋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早已对做了准备:“臣准备以赵率教在关内任蓟镇总兵,关外以满桂为总兵,祖大寿何可纲辅之。”

    朱由检摇头:“朕以为不妥。朕查看奏疏,曾经看过一句话‘辽人果可信乎?’,朕深以为然。”

    “这个臣明白的,臣自会小心。”

    “朕偶然听过一个武将叫孙祖寿,据说是个良将,先生以为如何?”朱由检也是见到满桂才记起来,孙祖寿是陪着满桂战死的。

    “孙祖寿?臣知道这人,惜乎此人因为违抗军令被革职了。”王在晋有些惋惜。

    “哦?先生不妨说来听听,若是可用,朕召其复职又有何难。”

    “孙祖寿被革职皆因奉命增援宁锦,大军行至半路,高第又令其返回,其抗令仍前去增援,结果有功反而革职。其人学文习武清正廉洁,孙承宗曾称赞其‘“一钱不取,廉勇绝伦,乃将帅中佼佼者!’,臣以为可用。

    若陛下能起复他,臣就用他兼管密云镇与蓟州镇,过些时日再任蓟镇总兵,满桂在宁远,赵率教驻关门居中接应。”

    “好,就依先生,先生自回去休息,这几日就会有旨意送去。”

    回到乾清宫,魏忠贤又来求见,正好,看看他弄了多少银子。

    “陛下,臣请辞去东厂差事并侄子姻亲安东侯安平伯等封爵,并请拆毁各地生祠。”说完又双手递上奏本。

    朱由检接过来一看也有些乍舌,你丫的也太能折腾了吧!又是侯伯又是三师三公的,还有左右都督指挥使一大票,也实在是不像话。

    “生祠就不用管了,由当地官员看着办。这些官爵看着碍眼,都辞了吧。

    以后别乱伸手,银子嘛,什么地方赚不到?朕以后会给你寻一份可以安稳传家的产业。

    还有,三大殿的事情,办的如何?”

    “陛下,已经追回四十余万了,其中李永贞愿助饷二十万。”

    “好,你继续办这事,别的先不管。”

    魏忠贤很失望,无奈告退。其实他是想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官复原职,却没有得到答案,不由得腹诽:万岁爷啊,再拖下去,您就是再用我,也聚拢不起人心了。

    正所谓,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