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天下之财【改】(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r />
    “目下各省也有按察司,也都有数名巡按御史。”曹思诚洒笑:“何府尹以为这些都是摆设吗?”

    说起来,对于陋规收归公中,曹思诚还真不是出于私心才反对的。

    原因也是前面提过的‘土地产出有限’的观念。

    “下官会派遣通判在各州县巡视,亦会亲自勤加巡视。”

    “本官相信何府尊会尽职尽力,可是以国家之大,何府尹管的过来吗?

    还是说,何府尹认为天下官员人人都与你一般?”

    何廷枢也沉默了,这问题他也解决不了。

    提出朱元璋的办法?

    他想的是混个能臣的名声,可不是酷吏的名声。

    这是大明朝廷二百年来第一次将陋规拿到台面上讨论,有想法的大臣没考虑周全之前不会开口,而大多数官员则是事不关己的态度——以后有什么差错那也是皇帝的错,关他们什么事。

    结果就是,又冷场了。

    ————

    王犇很是犹豫不定。

    上次廷议已经过去不少天了,他投靠的意思也很明显,可皇帝却像是把他忘了。

    要不要再搏一搏?

    当曹思诚提出加耗问题时,他瞬间就想到了‘民拿害民官吏’。

    可是,后果很严重。

    还是那句话,能做到京官的就没有傻子,大伙都能想到这个办法,可就是没人敢提出来与全天下作对。

    而且,如果皇帝还是不理不睬,那可就不仅是‘媚眼抛给了瞎子看’了,而是这辈子也也别想再进一步了。

    可如果不抓住机会,以他浅薄的资历加之朝中没有靠山,想熬出头可不知要多久了。

    眼见的正在冷场中,恰是说话的好时机,若是等会大佬们一开口,可就没他这个小小的御史开口的份了。

    再一想各大佬将他当枪使完就不闻不问了,将心一横决定再赌一把:“陛下,太祖所制{大浩}里早有现成的办法,臣以为可以拿来使用。”

    朱由检这些日子还真是把他忘了,见他蹦出来提出这个主意,又觉得幸亏忘了:“仔细说说。”

    “御制大浩允许百姓自行捉拿害民官吏进京告状,陛下大可再颁此令,必定可以震慑不法官吏。”

    没什么新意。

    有些失望,不过既然以此投靠过来,说不得此事也就得着落在他身上了:“此事现在也只是个想法,今日暂且这样,以后再议。

    王犇留下。”

    “臣反对。”

    郭允厚本来不想开口,可是眼见得皇帝留下了王犇,若是被这佞幸小人蛊惑的定下主意,那可就不妙了:“治国之道,首在足民。

    而足民之道则在轻徭薄赋,此皆因天下之财止有此数,不在官则在民也。

    陛下若是想惩办陋规,只需派遣一二得力大臣即可,何苦将陋规收入公中?

    若不收入公中,百姓尚有期盼吏治清明加耗减轻之时。

    若是收入公中,则从此永为定例,再无减少丝毫的希望。

    如此,与增赋有何区别?

    如此,与搜刮民财有何区别?”

    朱由检再也忍耐不住火气。

    “啪!”的一声,手掌重重的拍在扶手上,随即站起身来。

    自从穿越以来的种种不满瞬间爆发开来。

    “天下之财止有此数,不在官则在民!”

    呵呵冷笑几声:“既然知道这些道理,为何一个个都在尸位素餐?

    工部、户部、兵部、礼部、刑部各部这次抓了多少胥吏?

    各处军镇俱有巡按御史,又有巡抚统领全局,有用吗?。

    你们但凡能够尽些职责,朝廷吏治、军制又何至于败坏至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