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东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一炷香后,小校就将口供送来了。

    事情很简单,李大的堂弟借着寻他吃酒的功夫,将小弓连同二十两银子送给他。

    步弓是乡绅郑平弄来的。

    李佥书当即命人连夜去拿人。

    ----

    次日午时,人就已经带到。

    郑秀才哪见过这架势,当即就要招认。

    李佥书颇为遗憾:“亏得你还是读书人,怎么一点骨气没有?”

    听起来很简单,郑秀才名下有不少隐瞒的田地,就找了个木匠制造了了这把步弓,又花银子将学员的步弓掉了包。

    又安排人等清丈两日后揭穿,再散布谣言闹事,希望能用这歪招使清丈没法继续。

    静静地听完口供,摇摇头。

    “来人哪,先打二十板子。”

    “李太监,在下已经招认了,为何还要打?”郑秀才大惊。

    “呵呵,打完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了。”

    “这位太监,在下是秀才,有功名在身。”

    “啧!”李佥书叹气:“怎么都不长记性呢?

    这里是诏狱啊!

    打!”

    被捆在条凳上,扒掉下裳噼里啪啦一顿打,刑房里顿时响起郑秀才的鬼哭狼嚎。

    他这三四十年就没受过这罪,打完后眼泪鼻涕挂满脸。

    “知道为什么挨打了吗?”

    “在下不知。”

    “拶刑伺候。”

    眼见得六根竹棒将五根手指夹了起来,郑秀才大叫:“即使打也要打个明白,到底想要在下招什么?”

    “还不死心?

    这步弓上雕纹你从何得知的?”

    郑秀才闻言,登时垂下头去闭嘴不言。

    “呵呵,有骨气,这才像读书人嘛!

    全刑五种,你刚才试了一种。

    下面还有弹琵琶、煎烤、刷洗、钩肠等等,总共是十八般花样,却不知你的骨气能熬几样。”

    又吩咐小校:“再派人去,将他家人看管起来。”

    郑秀才怒目而视:“此事不关我家人的事。”

    “咱家也没说关你家人的事,只是去问问你这些时日都见了谁、有没有什么书信而已。”

    郑秀才趴在那里,片刻后将头重重的磕在凳上:“不用问了,我招了。”

    ---------

    骑兵训练需要的场地大,外校场随之一扩再扩,现在占据了京师城北大约四五里见方的地方。

    从城墙上看,围绕着数个大型的训练场分布着一片片的房舍、帐篷,人马在其间如工蚁一般忙碌着。

    正中间的训练场格外的大一些,东侧的军官值房明显的比别处大一些,北侧检阅台也多了个黄罗伞。

    场上,侍卫大队正在训练新招募的侍卫队。

    伞下,朱由检有些心不在焉的看着场上。

    王之俊偶尔悄悄的过来低声说几句,朱由检通常也就是说声知道了。

    朝廷依然乱成一锅粥。

    不出所料,户部胥吏被一锅端,无一幸免。

    曹化淳与郭允厚都不是庸才,制度在一点点的制定,各司局也在逐步设立。

    在另起炉灶的情况下,朝廷开支总算理出了头绪,可收入依然如同乱麻。

    关键是各部的收入,明白人都在大狱里。

    大同镇再次削减粮饷12万两,累计削减15万两。

    山西镇再次削减4万两,累计削减7万两。

    陕西四镇却没有动静,洪承畴倒是送来一封密奏,再次请求下发欠饷之外,请求停止四镇清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