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天下之财只有此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言一出,王之臣哑口无言。

    这就没法抬杠了。

    朱由检借机拍板:“何府尹,乡绅仗势藐视朝廷律法,此事绝不姑息。”

    “臣遵旨。”

    曹思诚虽不甘心,也只得转移到下一个话题:“臣请将房山县涉事诸人移送大理寺审讯。”

    就差说出顺天府会官官相护了。

    虽然这近乎是在羞辱他,何廷枢依然不动声色:“涉事诸人都受了轻重不等的伤,现在都躺在县衙里养伤,曹都御史是准备让大理寺给他们养伤吗?”

    曹思诚气结:“你……。”

    朱由检开始和稀泥:“既然有伤就勿要争执了,何府尹既然说了三天期限,就等下次早朝再议。”

    诸大臣都没异议,只是总是有一种做了无用功的感觉。

    王之心抱着一摞账簿已经等候了一阵,见无人说话赶紧上前。

    何廷枢接过账簿笑着道:“都御史说下官受贿,下官真的是冤枉的。

    这些账簿是下官收受的钱财记录,它可以证明下官已经将每一笔钱财都交入了府库,而且下官早在几个月前就将此事禀告了陛下。

    曹都御史可要一一检验一番?”

    曹思诚心道失算,又暗恨提供消息的人无能。

    其实在任何官员来说,掌管钱财的手下必定是心腹,若是刻意保密的话,想要打听着实不容易。

    何廷枢反将一军:“下官已经证明没有收取丝毫礼物,却不知曹都御史是否收过礼物?”

    曹思诚面无表情,来了个沉默以对。

    朱由检笑了笑,暗赞一声老狐狸:“何府尹已经自证清白,以后此事谁也不许再提。”

    “还有什么事吗?”

    “臣有事请教陛下。”曹思诚还真有事。

    “先生请讲。”

    “臣听闻陛下欲将加耗等陋规收归公中?”

    朱由检恼了。

    仅仅两三天时间就传出去了?

    看看何廷枢,何廷枢微不可查的摇摇头。

    “曹先生从何而知?”

    “臣是听传言所说。”

    “传言何来?”

    “臣忘了。”

    ……,朱由检半响没有说话。

    “陛下,臣乃左都御史,风闻奏事乃是臣的职责,臣请问此事是否为真。”

    “是真的。”朱由检咬牙道。

    心里发狠,回头一定要将皇宫整治一番。

    “臣反对。”

    不出所料,曹思诚提出反对。

    “臣请问陛下一事,陋规沿袭已长达百年,若是将陋规收入公中,又如何保证不会出现新的、超出定额之外的加耗?”

    “臣再请问陛下,如果出现新的陋规,陛下此举岂不是变成了害民之举?”

    朱由检沉默了。

    这个问题他回答不上来!

    也一直在想,可一直没有想到太好的办法。

    汉代告缗令、朱元璋的‘民拿害民官吏’似乎可以参考。

    也仅仅是参考,因为这牵扯到一个成本问题。

    朱元璋的‘民拿害民官吏’成本体现在举报人身上。

    首先是官吏会有衙役、打手等保护,若是再黑一些,还会与地痞无赖勾结,百姓抓捕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是路途遥远的地方,沿途的官员出于官官相护的原因,自然会千方百计的阻挠。

    而且沿途花费也不菲。

    还有一个说起来令人悲哀的原因,百姓本身抓捕赃官的欲望并不强。

    历朝历代,包括21世纪,如果不是逼到绝路,百姓都是宁愿花钱买平安的,没多少人会为了一点权益而与官府作对。

    因此在朱元璋死后,‘民拿害民官吏’政策也就逐渐无疾而终了。

    算缗令本身是针对商人的,后果很严重,直观表现就是物价腾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