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林丹汗(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士五六万,察哈尔也正式成为一部之称。

    到1604年13岁的林丹汗即位时,漠北蒙古是鄂托克部,漠南则分为六部,左翼科尔沁、内喀尔喀,右翼喀喇沁、土默特、永谢布、鄂尔多斯。

    虽然各部都承认他是蒙古大汗,实际上他只能指挥的动自己的察哈尔部。

    而且各部不仅绝了对大汗的进贡,还派人截杀察哈尔的贸易人员。

    其时大明已经开始对蒙古诸部市赏,林丹汗派人去张家口卖马买货,喀喇沁部截杀;去喜峰口,则被内喀而喀部截杀。

    林丹汗默默地隐忍十年。

    10年之后,为了强迫大明与蒙古做生意,林丹汗对大明展开了连续三次进攻,一克广宁二克锦州三克大安堡,大明对他的评价也从‘柔弱’变成了‘虏中之名王’。

    此后,林丹汗开始寻求统一蒙古,第一个目标选择了嫩江流域的科尔沁部。

    首先,科尔沁有背叛的历史前科。

    其次,1624  年二月,努尔哈赤遣使至科尔沁,与奥巴为首的科尔沁部缔结了军事同盟。

    1625年,林丹汗亲征科尔沁,可惜久攻不下。

    努尔哈赤得知消息亲率贝勒大臣往援,林丹汗得讯无奈退兵。

    随后在后金进攻内喀尔喀部时,林丹汗不仅不援手,反而趁机兼并其部落。

    1627  年九月,敖汉、奈曼率众投降后金,内喀尔喀余部与后金结盟。

    而林丹汗的左翼攻略彻底失败,他将直接面临后金的攻击。

    不得已,1627年10月林丹汗放弃了辛苦筑成的察罕浩特都城。

    只能选择西迁了。

    1628年2月,后金攻留守左翼的察哈尔多罗特部,击破,俘1.2万人,多罗特部部分投降,部分逃奔林丹汗。

    至此,左翼蒙古基本覆灭,不是亡于林丹汗,就是与后金结盟。

    后金尽收蒙古左翼部族。

    现在,再来再看看崇祯停止市赏。

    1628年9月即崇祯元年,‘革广宁及蓟镇塞外诸部岁赏...遂附金。’

    岁赏作为蒙古各部出兵助明的报酬,其中林丹汗12万两。

    而且是有条件的。

    ‘助兵则赏,不助则否。’

    帮助守城时,‘来守则赏,不来则否。实有其人则赏,无其人则否。’

    此时,除了林丹汗,左翼蒙古已经与后金结盟,右翼蒙古在与后金结盟的路上。

    说崇祯停了市赏,所以诸部归附后金?

    还能更扯淡吗?

    人家早已经结盟了好吗!

    可笑的是,后世一票吃瓜群众也跟着瞎嚷嚷。

    总之,绝不是崇祯停了市赏导致左右翼蒙古归附后金,因为此时左右翼蒙古都已或明或暗归附后金。

    此时在右翼的林丹汗也受连累,不过在林丹汗孜孜不倦的以骚扰求市赏的情况下,次年大明就与林丹汗谈判,再次给了8万多两的抚赏。

    ————

    朱由检打的主意是武装林丹汗,别轻易就垮了。

    一,将西部边境安定下来。

    边境不稳,做什么都束手束脚。

    二,是牵制后金。

    只要林丹汗存在,后金就得分出力量对付他。

    历史上就是在这几年后金击溃林丹汗,迫使其在几年后西逃青海并病死在那里。

    此后后金再无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力量对付大明。

    三,各部有黄台吉做后盾,他就给林丹汗以支援。

    让蒙古内部始终处于内斗中,甚至,在后金垮台后,大明有收服漠南蒙古的可能。

    当然,到时候必须转换角色,所付出的代价无非是不要脸而已。

    不过,朱由检会算账,林丹汗玩了二十多年的政治军事游戏,同样会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