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麻烦不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直隶保定府,数县春旱。

    直隶河间府,数县春旱。

    宣府,春旱,延庆斗米已到三钱银子。

    就连拒马河水量也比往年小一些。

    朱由检又想掀桌子!

    尼玛的做点事怎么就这么难,老天爷都来帮倒忙!

    没办法,老天爷的事真的是没办法!

    只能命已经奔赴直隶各地的李养德分派人手赴山西,考察掘井救灾的可能性。

    掘井要加快进度,复核从简,一切以救灾为首要任务。

    银子不用担心,朱由检将直隶.山东.山西三地视为自留地,这点银子还是舍得的。

    至于舞弊,顾不得了,熬过去这一阵再算账,反正魏公公的东厂闲着也是闲着。

    命保定巡抚张凤翼.顺天巡抚单明诩等各地巡抚与知府寻找水利人才,考察各地开挖水渠的可能性,定下章程上报朝廷。

    命各地知府知县调查受灾情况,确实受灾的会考虑减免赋税。

    能做的也就这些了,剩下的只有祈祷老天爷给点面子了。

    倒是想过号召士绅勋戚减免田租,也只是想了想而已,考虑到大明这伙烂货的德性,朱由检觉得还是不要丢这个面子的好。

    旨意发出后,又是一顿鸡飞狗跳。

    起因很简单。

    施鳯来说:“直隶百姓是陛下子民,江南百姓也是陛下子民,何厚此而薄彼乎?”

    施凤来是江南人,两次上疏请求减免逋赋,朱由检都没有同意,见圣旨发下不由得发了句牢骚。

    此话随即传了出去,一票江南官员深有同感,朝廷内外议论纷纷。

    不到一天就传入了朱由检的耳中。

    朱由检叹气。

    除了叹气还是叹气。

    说大不大,不过是一些牢骚话。

    说小真不小。

    因为,这不是君臣奏对,你有意见尽管提,谁也不敢给你扣帽子。

    或者,你也可以在旨意送内阁审批的时候驳回,这是你的权力。

    可现在是旨意,是明发的旨意。

    这几近于公开蔑视皇帝的命令,是对皇权赤果果的挑衅。

    有话不早说,现在说?

    看皇帝好欺负吗?

    思来想去,这股歪风必须刹住。

    “王之心,召魏忠贤。”

    还是要魏忠贤出面,皇帝亲自上场厮杀只会激化矛盾,再无缓和余地。

    “臣叩见陛下。”

    “起来吧,坐,”

    朱由检揉了揉眉心,示意他坐下。

    “对于直隶救灾,朕听说朝堂上议论纷纷,老魏你怎么看?”

    “臣以为,当以霹雳手段震慑人心。”

    朱由检叹气:“朕也想啊!”

    魏忠贤也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位什么都好,就是这优柔寡断是大毛病。

    什么叫也想?

    交给咱家,几天功夫就能让朝堂上下没一个敢吱声的。

    魏忠贤没有急着说话,悄悄的仔细打量了皇帝几眼。

    这一段事情多,皇帝脸上的疲惫之色很明显。

    “陛下。”看着朱由检,他似乎看到了刚执政时的朱由校,魏忠贤有些担心:“陛下不必担忧,交给臣去办,臣有办法让他们闭嘴。”

    朱由检又叹气,他也想啊,做梦都想!

    问题又来了,他没人替换。

    收拾几个甚至一批很简单,真的很简单,出动魏忠贤的东厂,能扛下来的没有几个——就连嘴最硬的东林党都扛不住,乖乖的招认贪腐。

    而且是在没动刑的情况下招供的,用刑是在之后追赃时。

    问题是,换上来的还是这样,甚至还不如这些人,你再抓?

    问题是,你只要开了这个头,尝到了权力的甜头,下一次再遇到阻力,你还会继续抓人。

    问题是,你这样做,结果是注定的——迟早会换上来一批只知道唯唯诺诺的人。

    比如皇帝说,应该鼓励丝织业。

    好!

    皇上圣明!

    大明文官们鼓掌叫好。

    各州县遍植桑树养蚕,粮食都不种了也得给你种上桑树。

    至于粮食不够了?

    这可不能怪我们,皇帝您没交代粮食问题啊!

    这样不行啊!

    皇帝又说了,得保障粮食供应。

    好!

    皇上圣明!

    大明文官们再次鼓掌叫好。

    刚种的桑树给你砍了,再种地。

    总之,你交代的,他绝对会给你做到十二分。

    你没交代的,对不起,您没说,我也不敢做,怕惹祸上身。

    你特么的又不是神仙,你能想的面面俱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