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辎重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现在军中重型辎重车比这大的多,载重大约50石,用12匹马。

    轻型辎重车载重12.5石,多用牛骡。

    关键是,不灵活还又慢!

    限于结构,一旦跑快了,稍微一点弯都会出问题。

    “你们是带兵的,都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

    几人围着车看,曹变蛟却没忍住:“陛下,咱想求陛下一件事,您看是不是...?”

    “什么事?”

    “咱也想弄一辆您那样的马车。”

    “只要你出银子买,朕就好说。”

    曹变蛟放下心来:“不就是银子嘛,一辆马车才多少,末将先买两辆。

    王大匠,陛下那种车要多少银子?”

    这时候的二轮马车,通常也就十几两银子。

    王二喜听了算计一会道:“陛下的车,大概要500多两。”

    “多少?”曹变蛟揉揉耳朵,以为听错了。

    朱由检也吃了一惊,虽然看样子就知道不便宜,也没想到这么贵。

    “您看,木材是宫里的香檀木,整车雕龙就是十几个师傅用了七八天,金箔又是...”

    “打住。”曹变蛟有些尴尬:“这车,你送给我,我也不敢坐,说普通的。”

    再算计一会:“用楠木,雕工少一些,也得百两上下。

    如果用普通硬木,再雕饰少一些,五十两差不多。”

    百两,倒是能接受,可他的银子都投资煤窑与作坊了,现在还一文钱收益没见呢,何况还有生意要做。

    又不死心:“辎重车多少银子?”

    “辎重车便宜,二十六七两。”

    “多少?”轮到朱由检惊讶了:“工部制造的战车,比这还差都要三十多两。”

    王二喜撇嘴:“陛下,工部那帮子官爷,三十两能有十两用在造车上就不错了。”

    这货多年在工部受气,有机会如果不说几句小话,也太对不起自己了。

    朱由检听了也没脾气了,得,照例拿小本本记下来。

    见曹变蛟有些纠结,笑道:“小曹,这几个银子,你还舍不得?”

    曹变蛟苦笑:“陛下就别取笑咱了。

    倒是买得起,可您说还有个赚钱生意,花这么多银子可就有些不值得了。”

    都挺精明。

    有趣,朱由检笑道:“这样,如果大比你能拿第一,朕送你一辆。”

    “真的?末将保证拿第一。”曹变蛟大喜,又讪讪的道:“陛下,打个商量,两辆行不行?”

    朱由检哑然失笑,这也讲价?

    “给朕个理由。”

    “末将有一爱妾,可末将的娘子却不能不送。

    末将呢,又不想内宅不宁,若是整天弄的心不在焉,耽搁了陛下的大事就是死罪了。”

    这尼玛,搞不定自己老婆居然也能扯到军务上!

    不过这理由太强大,不同意都觉得过意不去:“准了。”

    “谢陛下。”

    说话间,周遇吉几人已经研究完了:“陛下,末将等没什么可说的。”

    吩咐王二喜:“就照这个尺寸开始制造。

    周遇吉,你们研究下,每个大队需要配几辆。”

    “陛下是准备配备到哪一级?不然末将无法计算。”

    “每营一辎重仓库,各大队直接从仓库调拨”

    都是老军务,几人嘀咕一会就给出了数据:“这只能按照战时计算。

    咱们大明惯例,每逢战事,每一路军队都会有一个辎重基地,大约在战线后方二三日的路程内,至多不超过五天。

    营设仓库,来回的路程10天左右,那么一次给大队运输量得保证够10日所用。

    惯例,每百人每日所需,包括粮食.马草.煤块都算上,需要3石半。

    步军每大队600余人,10日需要200余石,10辆辎重车足够。

    骑军虽然人少,可马多,差不多也是这个数。

    这还没算饮水。

    还有辎重人员,每车一人或许不够,仓库至少几十人。”

    人好说,可四个营差不多90个大队,每个大队辎重队要40驽马,要3600多匹马,这去哪淘弄来?

    买,没得说。

    只是这银子,恐怕得自掏腰包了。

    怪不得动不动就征发民夫呢,这尼玛成本比用人高多了。

    “张一龙宋纪,你们水师需要什么武器铠甲?”

    两人嘀咕几句,张一龙道:“陛下,腰刀要人手一把。

    火统也要,接舷战之前来上几轮,效果应该很好。

    长枪好像没有用,末将也有些拿不准。

    铠甲可能不合用,船上行动要迅捷,再者海上潮湿恐怕生锈,棉甲也不合适,末将觉得还是皮甲好一些。”

    “就照你的意思办。战兵全部火统腰刀,铠甲带上几副,长枪带一些,都试一试,如果不合适以后再调整。

    对了,趁着船只正在组织货源,过几日一起再来瞧瞧朕的火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