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何廷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典吏之外有书手,书手之外有白役。’

    朱元璋定的规矩,县分上中下,各自有十余个至几十个胥吏名额,这些人是在吏部挂号的在编人员。

    后来随着经济的恢复人口的增加,这些人显然不够用了,各地的解决办法是或招募或签发一些人协助工作。

    这些人就是书手一类,吏部没名号,是临时工,各地自行定额,从七八十人到二百余人不等,薪水各地自己想办法。

    问题是,时间长了,这些人屁股坐稳了油水多了,他们也不愿意干活了!

    再招!

    每人再来几个帮忙的,这些人就是白役。

    所谓白役,白白服役,没有薪水自己想办法。

    地方官觉得这是好事啊!

    一文钱不花就有人鞍前马后的伺候,四时节礼奉上,好!

    可尼玛这下百姓有福了,官府不发工资,这些人又没有奉献的觉悟,工资从哪来?

    百姓出呗!

    发展到什么程度?

    江南有地方志记载,有些白役呼啸乡里好几年,好吃好喝好拿,稍有不顺就作势抓人,人‘莫敢问’。

    这些人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也不敢说,也不敢问,伺候满意就是了。

    问题就这样大发了,各县书手白役加起来,少者三五百人,至多者有近千余人的。

    百姓忽然发现,他们多了数百千多大爷要养活,这些大爷生活水准还不低,这要不出问题才怪。

    大明一千多个县,算算有多少胥吏吧。

    这些人加上文官集团才是挖坏大明根基的第一功臣,其次才轮到什么军饷什么民乱。

    何廷枢半响没言语。

    心里直抽冷气,陛下还真看得起他,第一件就是这么棘手的事。

    两任县官,他对其中弊端知之甚深,对可能的后果更明白。

    不过,从王在晋.孙祖寿.沈讯的事情看,基本没有被当做替罪羊的风险,不会被卸磨杀驴。

    可是,问题来了,做这事的前提是自己屁股要干净。

    比如海瑞,即使大伙恨得牙痒痒,也只能凑钱替海瑞行贿升官,爷们惹不起总躲得起吧!

    何廷枢自问,离海瑞至少差了十个八个境界,恐怕屁股坐不稳。

    先试探。

    “陛下,这事非大毅力大能力不可...”

    “厂公就在这里,你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与厂公商议,厂公也解决不了的,密奏给朕。”

    魏忠贤忙道:“臣一定尽力给何御史分忧。”

    “下官先谢过厂公。”何廷枢忙起身致谢。

    这支持力度很强大,他很满意。

    有魏公公发话,兼之他自认没什么大问题,收一点小礼的小毛病别人也奈何不得他。

    只是,还有问题:“即使这样,驿站也不是臣能解决的。”

    朱由检点头,意料之中。能私用驿站的人,就不是地方官能抗拒的了的。

    驿站本来挺好的,结果硬生生被大明官员彻底玩坏了。

    毛病不多,就俩。

    滥用驿站,无论公事私事,一概驿站走起。

    索求无度,你说你简单吃点得了,不行,必须丰盛。地方官稍有怠慢就记恨在心,逮着机会就给小鞋穿。

    后果很严重,费用达定额的三五十倍,更多也不是没有。

    怎么办?

    还得向百姓摊派。

    “直隶驿站,暂时先搁置。”

    “臣没有问题了。”不动驿站,轻松了许多。

    朱由检又道:“到任之后,给朕摸底顺天府田地,荒地税田各自多少,都在谁名下等等。

    这事厂公已经做了一些准备,你们自个交接吧。

    推行新票据。

    在各乡社设立石碑,将税则公之于众。

    税票也要改,你琢磨个章程试行,好不好都报上来。

    不要急,一点点的来。”

    何廷枢苦笑。

    说的简单,这世上就没有几个傻子,摸清了干啥?

    还不是要为清丈田地做准备!

    张居正怎么个下场可都看着呢!

    石碑税票,这更是针对势豪之家的。

    不过,皇帝都给这么大支持了,再讲条件就自找难看了。

    也不敢推脱,否则这辈子怕是再无出头之日了。这位皇帝可是愣头青小心眼,不会给你讲道理的。

    “臣定当尽心竭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