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汤若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要解决了纯碱问题,生产绿玻毫无问题。

    军器厂建好,就开始着手玻璃。

    “能不能给朕找一些建造远洋海船的工匠?”朱由检试探着问道。

    不是没可能,历史上日本就曾经从欧洲得到过造船匠,并且成功仿制了一艘。

    “这就不敢保证了,欧洲造船工艺都是家族秘传,外人一概不教的。”汤若望有些为难了。

    不光中国工匠对技术父子相传秘不示人,欧洲也一样的。

    再将细节商讨完毕,朱由检觉得也就这样了。

    对于洋人,必须要吸收他们的知识体系,可对于具体的技术,还是别抱太大希望为好,洋人也没有姓雷的。

    讲完要求,自然要提供条件。

    也不用担心有什么过分的条件。

    这时候的欧洲,还没有侵占明国的打算,连想法都没有,隔着万里之遥投送兵力去占领一个先进的庞然大物,这无异于做梦。

    所以教廷的意图,大概也止步于将明国变成一个天主教国家。

    如果能把皇帝发展成教徒,这就更完美了。

    “刚才说到神学院,朕不会阻挠,也不会支持,一切靠你们自己。”朱由检转换了话题。

    汤若望试探着问道:“陛下是说,您支持我们传教,但是不会公开支持?”

    这些老外就是死脑筋,朱由检笑了:“问题不在于朕怎么是否支持,朕的支持也并不重要。”

    见汤若望有些疑惑,又解释道:“地震,就是大地震动毁坏房舍,在欧洲怎么看?”

    “当然是天灾。”

    “问题是,在这里,他们认为这是朕的责任,是朕无德,所以上天降下地震责罚朕。”朱由检戏谑的笑道:“你看,事情就是这么滑稽。

    所以,有时候朕怎么想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怎么想。

    所以,如果你想发扬天主教,就需要自己设法改变他们的观点,朕既不能也没本事强行推动。”

    又补充道:“不止传教,很多事都是这样。”

    “可您毕竟是皇帝。”汤若望道。

    “呵呵,朕是皇帝,这没错。”朱由检无奈的笑道:“可皇帝也不是无所不能的。

    你看,朕想建几个学院,可朕又怕他们反对,关键是朕还吵不过他们。

    怎么办?

    朕都不敢提起来用国库的银子,只能私人出银子建。”

    汤若望若有所思:“陛下是说,您仅仅是不反对?

    但是,请恕我直言,这并不能打动尊敬的教皇陛下。

    您要知道,派出庞大的使团携带欧洲的书籍,远渡重洋来帮助您建立学院,这无论是在金钱上还是政治上,都是一场代价高昂的行动。

    如果仅仅为了您不反对,教皇陛下是不会同意的。”

    朱由检沉默了。

    也是,没有足够的利益,很难想象教皇会如此慷慨,教皇又不姓雷。

    可是,如果要公开支持天主教,他觉得代价恐怕会无法接受。

    这不同于现在小范围传教,一但皇帝公开支持,天主教就会迅速在整个明国大肆扩张。

    这是儒教绝对无法接受的。

    到时候,他就得面对儒教无休无止的声讨,或许不仅仅是声讨。

    “朕可以承诺,在你们遵守律法的前提下,朝廷不会再出面针对天主教。”朱由检补充道:“如果有什么纠纷,以朝廷的律法为准,你们可以旁听审讯。”

    “比如应天府教案?”汤若望试探道。

    “朕承诺,不会再有了。”

    南京教案,万历时的事,有官员认为天主教教义破坏了道德体系,因此抓捕神父。

    事实上也是,禁止教众祭祖祭天拜孔子,对儒家体系来说是很严重的冲击。

    后果很严重,天主教几乎被连根拔起,几年后才重新开始活动。

    “您是说,朝廷允许并且不歧视我们的传教活动?”

    “是,前提是遵守这里的律令。”朱由检有些烦了,这基本是他的底线了,没得商议。

    “我会如实报告梵蒂冈,但是不能保证什么。”

    在汤若望看来,这个承诺已经足够。

    他之所以会融入明国,就是试图找出一种办法避免对天主教的排斥与歧视。

    只要皇帝不歧视他们,只要儒教不能借助朝廷的力量,他有信心将主的光辉布满明国,虽然不知道要多久,但是他坚信一定会。

    但是,他不是教皇。

    “没什么事的话,请回去休息,朕会派人与你商谈商学院的事。”

    三个学院都安排妥当,下一步就是择机挂牌了,应该是挂匾。

    嗯,还得编一套语文教材,这个让曹化淳去做就可以。

    提笔写下要求,主要改变就是前期以千字文等教识字为主,后期则以诗赋曲等为主。

    至于儒家,与墨家农家什么的并列介绍介绍就算了。

    当然,还得借着培养农工商人的名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