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风满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段这么霸道,您就不怕激起兵乱吗?”

    “怕?

    本官自然是怕的,只是,如果就此作罢,本官以后还怎么做事?”

    满桂默然,心道你只要不清军,谁管你怎么做事干什么。

    “满都督,与本官一起上表请罪吧。”

    满桂大怒,随即又没了脾气。

    唉,谁让事情出在自己地盘呢!

    十二月四日,朱由检收到奏疏,另有王在晋密奏一封。

    奏疏没什么看头,密奏才是重点。

    密奏里,王在晋详细叙述了事情经过,并就他的猜测一并讲了。

    又请求朱由检严查户部兵部,否则下边兵将不服。

    最后请求暂缓清军,待他做通满桂与赵率教的工作后再择机进行。

    结合锦衣卫的密报,朱由检明白,清军遇上硬茬子了,急不得。

    当即给王在晋回信,表示朕很信任你,清军的事由你把握节奏,朕不干涉。

    户部兵部,朕还是支持你,你给朕一份名单,朕让你见识下什么叫天子之怒。

    本来以为吃个软柿子,有了先例后边就好办了。

    朱由检叹气,看来他还是想的太美,闹心。

    还不止,三日早朝,众文官又给他添堵,假模假样互动一番,没等太监宣布有事去左顺门,众人就开火了。

    “臣参王督师在晋苛待士卒激起兵乱,请陛下严惩。”

    “臣参王在晋不顾士卒劳苦,克扣军饷自肥,请陛下遣御史严查。”

    “臣参王在晋尸位素餐,不能为陛下分忧,请罢其督师之责。”

    ...

    唉,这寒冬腊月的,有事不能去屋里说吗?

    你们不冷,朕还觉得冻的慌呢。

    瞅了瞅,五六个御史,内阁与尚书倒没动。

    朱由检叹气,有心计较吧,又特么的说不过他们——他对自己的口才有自知之明。

    “朕知道了,回头再议,还有事吗?”

    “陛下,辽镇兵乱皆因欠饷,臣以为陛下不能含糊其事,应马上派御史清查。”说王在晋克扣粮饷的那位又道。

    “行了,朕知道了。”朱由检有些烦。

    没想到这位不乐意了:“陛下这是何意?臣恭为御史,有风闻奏事之责,陛下不但不查,反而敷衍臣。

    既然陛下对臣之言几近儿戏,臣只好请辞。”

    “准了。”朱由检随口道,尼玛,我巴不得你赶紧滚。

    乾清门前一片寂静,只有寒风在呼呼的响!

    众官都愣了,这就准了?

    就算万历爷也没这样啊!

    万历爷只是藏起来不见人,也没有一句话不合适就让人滚蛋吧。

    还要不要规矩了,还要不要脸了?

    昏君!

    你这样,将来是要上史书的!

    朱由检很懵逼。

    你要辞职,我也不想勉强你,朕做错什么了?

    一个个都跟便秘似的,你们都这表情是什么意思?

    “陛下,事不是这样办的。”王之心赶紧在后小声道:“御史有劝谏的权力,您就是不同意,也得装装样子。就算他请辞,您也得挽留,不然以后谁还敢做御史?”

    “哦!”

    明白了,就是说装也得装,不装也得装,这皇帝做的闹心。

    刚想开口,一干大臣七嘴八舌的开火。

    “自古以来,御史上参君王下参百官,怎可一言不合就免职?”

    “陛下,万万不可啊,将来史书上记下来,会是陛下的污点的。”

    “陛下,忠言逆耳啊!”

    “陛下,御史忠心耿耿,不宜辞去。”

    得,我认输,我败了行不行。

    朱由检无奈了,打嘴炮咱不是对手,你们等着,别被我揪着小辫子。

    刚要开口,却见魏忠贤在东面急匆匆赶来。

    来的正好,这场救的及时,朱由检一乐:“魏忠贤,老大的年纪,怎么这么不稳重?”

    “锦衣卫急报,陛下请看。”魏忠贤几步来到跟前跪下。

    朱由检见魏忠贤脸色沉重,接过来匆匆看了一遍,霍然站起。

    看了看,眼前没有案几,回头试了试龙椅,尼玛,好沉!

    搬不动!

    再一瞅前面有俩预备着赐座的锦凳,朱由检几步过去一脚一个,锦凳骨碌碌滚下台阶。

    众官目瞪口呆!

    你这样子,成何体统!

    不就劝谏了几句吗,至于这样吗?

    愣头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