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没个消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流贼,而奸更甚于细作。’这是孙传庭对时局的看法,由他来执行再合适不过。

    只不过人家看不上他,也只能交给魏忠贤了。

    “陛下,臣出身于底层,臣的侄子几年前还是农户,臣深知农户之苦。

    可是陛下,现在真不能做这个啊!”

    魏忠贤急了,这位就没个消停时候,清查地亩是那么好查的吗?

    何况,他也没有可靠的人执行。

    “朕没打算现在做,只是提前做准备而已。

    你先暗中调查,能查多少算多少,不管哪方面的。

    等时机合适了再做此事,有你的调查做对比,也能知道有没有舞弊。”

    “臣遵旨。”

    魏忠贤这才放心,不是现在做就好,也没规定必须达到什么目标,还好。

    只是这人手有些犯愁了。

    “井灌的事?”

    “臣正与李通政使商议,有一些想法了,只是这银子的事有些拿不准。”

    “说说看。”

    “这银子倒是不太多,臣估计一年有十万两足够。

    可朝廷出银子,就必然需要地方官监督收回,臣深知地方官员的德行,不知道最后会成什么样子。

    如果朝廷无偿给农户掘井,好像也没有这个道理,其中弊端也太多。”

    这倒是,李养徳也提到一点。

    琢磨一会,忽然笑了:“老魏,你怎么也学会文官那一套了?老是盯着朕的内库?”

    魏忠贤也笑了:“陛下,这可是展示您的仁德的事情。

    况且,您出银子,臣就能名正言顺插手其中了。”

    “行,这银子朕出了。

    再给你个活,查查山东与直隶盐场的事。”

    尼玛,劳资现在动不得盐法,劳资自个开几个盐场总没问题吧!

    魏忠贤挠头,刚说这位不消停,又来事了:“陛下,您打算...?”

    “你去查一查,有多少盐户逃亡废弃的盐场,有多少地方适合新建盐场,有多少私盐户,查清楚了,如果合适,咱们也开几个盐场。”

    这是好事,必须做!

    到时候皇帝又不能出面做,还不是得亲近的人出面。

    “臣遵旨。

    只是,陛下您一件件的事情交代下来,能信任的人手却是大问题。”

    “朕知道,内书堂正在培养,最少还需要半年才能用上。”朱由检叹气。

    唉!

    之所以做事束手束脚,就因为我也知道人手是大问题。

    如果有充足的可用的人,劳资早就把朝廷给搅个天翻地覆了。

    如果我不是皇帝,不用背负那些道德大义的枷锁,我就将大明推平了重建!

    “臣听闻陛下欲建农学院,为什么不一起建别的学院?”

    “朕是担心儒生文官会闹腾。”

    魏忠贤笑了:“陛下想多了,您设个学堂有什么闹腾的,又不是抢他们的管帽子,也不用朝廷的钱粮。

    再说,他们说他们的,咱们就当听不到。

    他们闹也装看不见,闹的狠了就打板子,再嘴硬就交给臣收拾。

    到了臣的手里...。”

    魏忠贤痞子习气发作,恶狠狠的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

    朱由检一拍桌子,尼玛,把这忘了。

    他的担心,是因为如果文官得知科举之外增加一条做官的途径,铁定会折腾的他不得安宁。

    可是,劳资又没说学堂毕业就可以当官,劳资给宫里产业培养点人不行吗?

    劳资给商人培养账房先生不行吗?

    两年之后,人手已经齐了,他的禁军也练成了,那时候还怕个鸟。

    谁敢叽歪谁滚蛋!

    盘算一下,或许,可以让京师大学堂提前面世了。

    徐光启的农学,王徵的工学,再让曹化淳派人搞个财计学。

    尤其是财计,一定要多多招人,这些人大部分都会成为胥吏。

    军事学院?

    算了,这个太敏感,先在禁军培养得了。

    需求很旺盛,至少要几万人。

    各学院出类拔萃之人,替代相应的六部中底层官员也未尝不可。

    心情大好,夹袋里有了人,做事就不再束手束脚了。

    “老魏,你想不想混点名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