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刺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建成的死,而是这些李建成儿子的命运,女儿她倒不是很担心,就算不能继续享受公主的待遇至少不会被斩草除根,至少是可以平安长大的。

    而李建成几个还年幼的儿子就……

    至于那领头的溃兵所说的提议自是被她毫不犹豫地直接拒绝了,且不说这么多人一路逃走目标有多大,能否躲过李世民的追杀,就算是逃到了河北和山东又能有多少人愿意继续支持李建成这几个还没长大的幼子?

    虽然郑观音平时很少关注这些政事实务,但是从小成长于荣阳郑氏,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妃,耳濡目染之下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

    李建成还活着的时候又有太子的身份自是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此时几个孩童又凭什么让别人继续支持下去?哪怕是回到自己的娘家,怕是父亲也会将自己和这几个孩子交出去换取李世民的友谊吧。

    况且就算是有了一些人的支持又能怎么样,夫君的才华能力已经称得上上等,又有父皇李渊的支持和太子身份的大义名分最后都没有斗赢李世民,她自己带着几个幼小孩童拿什么去斗?

    一时之间种种念头在郑观音脑中转过,最后她想通了,明知逃跑毫无意义便索性不再去躲,直面接下来的命运。

    那些溃卒倒也没有强求,由得这个东宫的女主人自己决定,之后便离开了。他们对和秦王斗下去也没什么信心,只是有些不甘心罢了,便有了这个提议。

    此刻能来通知一声李建成的死讯也算是尽到最后的忠心了,大部分溃卒都是直接逃散无踪,哪里还会去管他人的死活。

    之后的事情发展自是程咬金率人将太子府控制了起来,太子的子嗣和女眷分开看观,郑观音便被暂时软禁在她所居住的八凤殿,倒是一直无人打扰。

    她的身份尊贵,即便是此刻李建成已经去了,也无人敢对她无礼,更别提什么搜身之类的了,所以那把匕首便被她一直藏于袖中,倒也没人发现。

    只是她刺杀秦王府重要人物的想法显然是过于想当然了些,就凭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就算靠着一腔恨意加持有了杀人的勇气和胆量,又哪有那个能耐真的去刺杀一位重要人物,不提秦王府的那些强悍武将,即便是长孙无忌这样的文士不也在玄武门厮杀不退吗?

    在被软禁的这段时间郑观音脑中模拟了很多会是谁第一时间过来,最大的可能便是秦王,总之不可能是此刻出现在她眼前这个夺走她匕首的少年。

    这匕首既给了郑观音撑到现在的勇气,也是她的退路,那便是在刺杀不成后自杀了事。

    却不想被这少年如此轻易便夺了过去,别说是刺杀了,连接触他身体的机会都没有,郑观音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天真,悔恨不已,还不如刚才直接便自杀了事。

    蕙质兰心的她自是一眼看出了罗通眼中那打量战利品的意味,想到接下来的命运,她绝望了,抓在左手的刀鞘也向着罗通砸了过去。

    随即直接向着罗通拿着匕首的手一头撞了过去,竟是想要用这种方式求得一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