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问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雄风而不得,只能用这种投机取巧的办法来给世界展示肌肉,或者说是鸡肉。

    通过这种众多发动机并联的结构来向世界宣布自身的火箭控制技术先进,甚至更加出色,在辅以商业化的前景,反衬米粒家航天工业的发达。

    但是,重猎鹰飞行有一个很重的硬伤,就是那辆特斯拉跑车。

    要知道,重型火箭的试飞都要携带配重和仪器仓进行飞行性能的验证。

    可重型猎鹰只放飞了一辆2吨多得特斯拉,如果要证明重猎鹰的载荷能力,马斯克要发射一部卡特彼勒挖掘机才能说明问题。

    遗憾的是,重型猎鹰载荷仓好像装不下这种大型的载荷。

    不知道重猎鹰之后的如何发展,如果还是在火箭顶部作为载荷仓,重型猎鹰必须大改整流罩才能容纳下这样的载荷,这需要长期的实验才能完成。

    除非它像毛熊能源号那样,背着载荷上天,才能发挥现有布局的在纸面上宣传的运载能力。

    从马斯克对重型猎鹰首飞,只运载2吨的载荷都提心吊胆的情况来看,他对重型猎鹰的可靠性并没有底。

    于是首飞也就把火箭载荷改成了一辆特斯拉汽车,否则真的绑上60吨的配重,天知道这27个梅林发动机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遥想东唐的胖5,就十台发动机还可靠性还磕磕绊绊,重型猎鹰这27台发动机真的不好说有多可靠。

    无论是运载能力还是整体的可靠性,重型猎鹰都有待商榷,否则米粒家宇航员去空间站为何要乘坐毛熊的联盟号火箭?

    联盟号是50年代的产物,到现在已经服役超过半个世纪了,比史密斯热水器还久,航天活动的可靠性不是t上吹的,真的是花钱买平安。

    马斯克也知道自家重型猎鹰的问题,如果青龙级和玄武级是真的,猎鹰运载火箭可能要扑街。

    一想到这里,他就一个头两个大,特斯拉现在勉勉强强可以活着,还是银河科技高抬贵手。

    太空探索公司看来危险了。

    ……

    环球时报的记者站起来问道:“请问,这个计划是所有国家都可以申请加入的吗”

    “那是当然,只要符合标准,我们不会拒绝任何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赵红星笑眯眯的回道。

    至于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镜报的记者问道:“这么大规模的投资,会不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个问题问出国内记者不敢问的心声,顿时所有人都竖起耳朵。

    赵红星早有预料,微笑着回答道:

    “这个问题是杞人忧天,我们的投资是分成五年来的,也就是相当于一年1万亿华元,这个投资额度,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纽约时报的记者站起来问道:“这个计划是否含有特殊用途的部分”

    “我们的计划性质,和米粒家的航天计划的性质一样。”王图摊摊手回道。

    “额……”纽约时报的记者顿时无言以对,他当然知道王图的潜台词,那就是米粒家可以,我同样可以。

    至于米粒家的航天器上面有没有特殊用途,你可以去问nasa。

    上个世纪,老毛熊和米粒家可是发射了,不在少数的核动力卫星,至于这些卫星是不是真的卫星鬼知道。

    而最近米粒家又各种退群,好像有退出《外层空间条约》和《中导条约》的打算。

    东岛日报的记者站起来问道:“请问,建木计划是否有商业推广计划”

    “有的,我们会开发太空旅游之类的项目。”王图回答道。

    随着这个问题结束,航天局和银河科技的联合新闻发布会正式落幕。

    不过后续影响,正在不断的发酵之中。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