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六、《钩镜姻缘·诗四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临场所做,诗成更不过念动间的功夫,已经算是难得。

    况且诸人也明白,以陆清文才,不是做不出更好的诗句,想来还是照顾他们,免得后头无诗可作。

    毕竟这园中景致最美者,莫过一园梅花,若是都叫陆清说尽了去,在场之人未免少不了遗憾。

    有陆清诗句开头,一时园中气氛愈见好了,曲水流觞,一时连带这小园之中也多了几分风流之意。

    只是之中谈诗论文,却没人注意到,在陆清作罢小诗之后,那梅林之中的一只腊梅,虽无风卷舞,枝条却颤了颤,微微低垂,仿佛娇羞的女子,只可惜如此一幕,无人瞧见。

    ……

    “信之兄,我家中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此番更要回浔阳一趟,怕是不能多陪了,还请恕罪。”

    入夜,主客尚欢,酒宴未尽,陆清便提出告辞。

    刘言听得此句,眸中略闪过一丝可惜,他追捧陆清是真,不过也少不了别的目的。

    陆清具体身份旁人或许不清楚,但是对于刘家人而言却是再清楚不过,有意结交,一个是因为锁江商会的关系,还有一个则是陆玄。

    刘言对于陆玄没有接触过,了解不多,大抵只是小时候听过浔阳老神仙的名头,但父亲刘章叮嘱不少,都说与陆清一家搞好关系是有好处,他也就照办了。

    况且这也不算是什么苦差事,且不说陆清其人确实风貌资材俱佳,乃是良友,真要结交,便是说出去也有面子,只说自家身份,因为刘氏子弟,受了这许多旁人没有的好处,也该为家里多着想些,本就是应有之义。

    可惜陆清性情淡泊,不好成真正的朋友,表面上看来陆清对谁都很和善,也让人如沐春风,可惜他看的很明白,没有几个人真正入了这位的眼,说是没有几分不甘自然是不可能的,可是这也没别的办法,毕竟陆清也不差钱,他总不能用家里的钱去砸关系。

    就算有些作用,但陆清极少参加类似的文会,机会也是不多,今日已经算是难得了,可惜这位还是没能融入进来,他找了好些机会,可也实在不能真正说到一处去。

    实在教人无奈。

    他不好拦阻,不过听得陆清提及回浔阳之事,念头一转,倒是想起了一件事情来,于是道:“说来令兄广儒与我还是同窗,自他回转浔阳之后,也有许久不曾见过了。”

    听得此句,陆清没有多想,只一位刘言客气,于是笑道:“浔阳九江二城不过乡邻之地,何况水路通达,若是信之兄得闲,随时都可去浔阳玩耍,若是家兄知晓昔年同窗拜会,想也会高兴得很。”

    刘言闻言,心中一喜。他等得就是这句话。

    目的自然还是在陆清身上,对他来说,周淳性情虽好,过于老成,却没什么说得来的地方,而且听父亲和大哥的话,此人创建锁江商会之后,也成了生意人,也少风花雪月,他这样的脾性要是去了周府,只怕不太聊得来。

    所以想的还是借着这机会,和陆清多多交流。

    且不说陆清身后的东西,只说他一身文名,如是能结交得深了,对于自家日后前程也是有莫大好处的。

    “日后定会上门打搅,还望届时子澄与广儒兄莫要觉着我聒噪才是。”

    “信之兄说笑。”

    一番叙话,陆清不久告辞离去,留得刘言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又回去照顾客人去了。

    “信之兄,子澄这就走了?”

    有文友见刘言独自回来,不由询问。

    刘言点了点头,也举杯同饮。

    “子澄兄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少了几分乐趣,罢了罢了,且不说他,你我再饮……”

    这人显然有些醉了。

    “信之兄,数次来你这里,都见这园中小楼,不知是书阁还是甚么,若是这酒宴能在那小楼上头,登高望月,怕才是最美……”

    不知谁人忽然指着园中小楼提了一嘴。

    这小楼便是当年刘老太爷刘仁豪的书阁,自老太爷故去之后,除了往日清扫,常人不许入内,虽然这小园子经常待客,小楼却是没人去过,难免教人有些好奇,也是没什么好见怪。

    说来便是他刘言,都没怎么上去过几次。

    于是歉然道:“确实是书阁,不过是我祖父的书阁,家父留下这小楼,也是为了祭奠祖父,虽是雅致之所,不过终究不好打搅了祖父清净。”

    听得这话,那人不再说了,虽然有几分醉意,到底往日读圣贤书,颇通一些道理,还不至于胡来。

    倒是刘言,见没人说了,抬头往小楼看去,他还道这大晚上怎么有人注意小楼的方向,原来是上头有灯光作亮,莫不是父亲?

    心中起了几分疑惑,不过醉意上头,也渐没再理会。

    ……

    刘言没有多想,不过那小楼之上,却非他父亲刘章,虽有油灯亮着,也瞧不见半个人影。

    直到酒宴渐渐散去,刘言送走了朋友,自去睡了,小园清净下来,那小楼书阁之中才见变化。

    书阁自从刘老太爷刘仁豪去世之后,内中布置都没有过变化,只是常有下人洒扫。

    一如刘仁豪再时,那书阁壁上一幅美人图,在园中客人散尽之后,有了些许的动作。

    之间上头波纹流转,不多时从内中走出了一名美艳女子,女子在书阁之中转了一圈,微微一叹,随即走到了窗棂旁,望着下方小园许久,竟是轻飘飘的的自书阁之中飘了下来,随即行至那梅林之中,来到那一株独特的腊梅之前。

    待得女子靠近,那一株腊梅轻轻颤动,仿佛有灵慧在身,似是在做出回应。

    “腊梅,今日我见你灵机变动,往常这小园虽也有文会,却不见你变化,可是见了什么人?有了些想法?”

    女子幽然出声。

    梅枝轻颤,似是再作回答。

    “那人可不是寻常人,是个有道真人的后辈,日后说不得也是要入仙途的,你我这等妖类,万难与这等身份的人结合,你也莫要想太多了,便是与凡人一起,尚且难有好结果,何况仙人?你好生修行,日后如能得个正果,也不枉你在这俗尘之中生出灵机来。”

    梅枝再颤。

    女子不知听了什么,一时沉默,半晌又叹了一声:“罢了,兴许还是你的机缘,且看你自己吧,到底是你自家的修行。”

    言罢,静静立于园中,没有再发话。

    【文中的野诗都是自己瞎写的,博君一笑,勿要较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