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李朝漂民来坊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便宜,而且不在幕府监管下,岛津家没有不敢卖的!

    柳成用这一行去,如果胆子小,那就装砂糖。如果胆子大,那就装硫磺!

    胆子再大一点,黄金也可以!

    何况搁坊津,还不用交税。什么狗屁税都没有,全是岛津家的家臣,暗中亲自出马偷着卖,赚差价的中间商一个都没有!

    说完,李禧著就从船舱里一个木箱子里拿出一本小册子。

    《漂民日记》!

    然后交给洪景来看,嘱咐他务必仔细看完,并且牢记!

    而后李禧著就出了船舱,船上的船工水手就开始唱起歌来。唱的和《漂民日记》上写的几乎一模一样!

    你自何处来?东莱富山浦。

    所乘何人船?浦中许三甫。

    不去严原口,怎来萨摩走?

    十月海风急,风吹坏船斗。

    所言可属实?慌言不敢有。

    …………

    好嘛!和着是偷渡对切口!

    大家边唱边笑,全船一首歌唱完,就算是统一了口径,即使到了坊津被幕府安排在萨摩的目付发现也没有什么事了。

    船是正规船,有幕府的奉行和对马府中藩盖过章签过字的图书。人也是正经人,有朝鲜的户籍火牌。

    连风都是合理风,十月底北风天,西伯利亚的寒风吹坏了船斗,我们也很无奈啊。

    至于为什么恰好漂流到萨摩坊津港,那这就是天意啦!

    不过是两天多三天,船就到了萨摩外海。

    船上立刻举灯“求救”!港上的岛津家反应迅速,本着无尚的人道主义精神,以无私和宽容的态度飞速划船前来抢救他国船员。

    双方很有默契的放缆牵绳,由岛津家的小船引导着船进入坊津港。

    坊津作为萨摩半岛南端的重要港口,在中世纪就已经是九州地区向外界贸易的大港。繁荣的贸易大大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成为岛津氏历来的财赋重地。

    桦山久高征琉球时都是从此处出发,造船业、渔业都盛极一时。

    虽然后来修筑鹿儿岛城之后,人口分流出去了一部分,但是作为琉球砂糖输入日本的重镇,以及冒充琉球使团贸易船的出发港,此处还是鹿儿岛藩一等一的繁华之处。

    港内对于有朝鲜船“遇难”而求救早就司空见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没有人会去揭破这种事情,和气生财。

    毕竟萨摩隼人,以前那种不服拔刀就砍的二愣子性格如今在萨摩武士身上还是有继承的。

    关原合战之后毛利、上杉大规模减封,宇喜多、石田等直接就没了。岛津氏不仅屁事没有,甚至还包庇收容宇喜多秀家多年。

    岛津义弘西军参战,罚酒三杯,也是屁事没有回家让位于岛津忠恒隐居。

    固然有天下未定,德川家康不敢也不能太过于逼迫的原因。但是萨摩隼人那种犟脾气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

    反正岛津家存续到了现在,将来也会继续存续下去。

    :此书堪称古代版偷渡应对红宝书,不管哪一方面的问题,面面俱到,都提前写好了应对的答案。作者应该是岛津氏的某一位文采斐然心思缜密的武士,可惜由于内容的问题,不能留下名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