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小洪未加知制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问一番江原道的民情如何,受灾情状。毕竟咱们这位纯宗大王也谈不上昏君,只能说被外戚们庞大的势力所牵制,有些事情办不得罢了,但是了解了解情况还是没问题的。

    索性要进宫,洪景来一道领了牌子,准备见完李玜,再去拜见一下洪妃。老太太吩咐自己不要轻动,肯定是有所谋划的。

    “小洪副承此去辛苦。”李玜跪坐在席上,刚有内侍从他这搬走一摞上书。

    “为殿下分忧而已,不敢称辛苦。”洪景来其实是很辛苦,今天跑了大半天,还要来伺候这位小爷,可是能咋办呢。

    “原州民情如何?”

    “民情尚好,虽有些曲折,幸赖朴台转运不匮,市面粮米充盈,百姓称善。”

    “米价如何?可否官民两便?”李玜点了点头。

    “斗米百钱,官私皆善。”

    “汉阳米价是?”像是想到了什么,李玜翻开了一份上书,快速的扫看了起来。

    “斗米六十钱……尚可……”幸好他自问自答,不用洪景来难做人。

    毕竟京畿道内和汉阳府的赈灾乃是小赵的叔叔赵镇宜主持的,这要是回答的不好,反倒不美。

    “听闻有逆教作乱?匪首唤做禹君则?”

    “倒也未曾民变,殿下可曾听说过‘吃大户’?”洪景来感觉这个词汇比较生动。

    “吃大户?哈哈哈哈哈,到是十分贴切。”

    只是稍微一思量,李玜立刻明白了过来,毕竟这个词真的是最浅显易懂不过了。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去大户家吃饭,很现实的。

    虽说李王家就是最大的京华士族,但是他到底是国家的君王,要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不可能全都顺着士族的意思来。良民自耕农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赋税要从良民身上出,兵役要从良民身上征,李玜就算不能一碗水端平,但是也分得清轻重。

    “有些逆教徒混杂在百姓中,总也不过是为了吃口饭罢了,未曾有悖逆造乱之举。”洪景来避重就轻的回答道。

    “想来也是这般,父王在时总也说敦崇正学,邪逆自消,只需百姓丰足,一切都可安定。”

    正宗李祘对于基督教的态度就是这样的,在他看来只要推崇儒学朱子学,让百姓都明白教化,就不会有什么邪|教的滋生土壤。

    “殿下说的是。”道理当然是这个道理,老百姓吃饱穿暖,那啥土壤能减少一大半。

    “对了,小洪副承你受任多久了?”

    “受任至今,九个月尚缺几日。”前不久韩三石才问过,洪景来掰着手指头算过的。

    “才九月啊,难怪了。”李玜似乎想到了什么。

    “臣惶恐!”

    “不必如此,只是看你未加知制教。”

    (唐宋称知制诰,朝鲜称知制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