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文章憎命达(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圣上啊,蒙古入侵我朝,千万不可小觑!”

    “圣上啊,鞑靼敌军战斗力极强,我朝一步都不能退!”

    “圣上啊,微臣的州府实在是找不出在周朝的时候叫什么名字,还请圣上赐名!”

    “圣上啊,周朝的时候似乎不曾有微臣这个行政部门设置,是不是这次要被一起撤并了?”

    …….

    …….

    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里三层外三层,二十一岁的建文皇帝被突然挤上来的文臣围得密不透风,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回答第一句,就已经被问到第十句了。

    “来人啊,把方孝孺叫来!”建文陷在文臣言官的围攻包围里,大喊了一声。

    殿内站在一旁束手无策的小太监回答道:“启禀圣上,方大人也在翰林院被人围着呢,那边的情况和这里差不多,估计他一时半会儿还过不来。”

    “圣上,如今边境隐忧未除,常年守边卫国的又是几个先帝分封的藩王,这个时候大力削藩怕是不妥。”

    “万一藩王被削了,造成边疆无人把守,蒙古人趁机打进来怎么办?”在一阵嘈杂声中,一个三品刑部右侍郎开口说到,字字清晰,声音压过了所有人。

    “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也附议!”

    这一句话,就像是一根导火线,点燃了在场诸位文臣的忧虑,一边喊着“臣附议”,一边就跪了下来。

    一分钟之内,原本围着建文皇帝这一大群叽叽喳喳的文臣言官就全部跪下。

    “先帝在位时,为了巩固东西南北四周边防,分封了皇子为藩王,其中负责驻守边境要塞又称为塞王,给塞王的领地多为边塞苦寒之地。”

    “如今先帝刚去,圣上就急于将驻守边塞的塞王罢免废黜,此举恐危机国家社稷安危,行为无异于釜底抽薪。”

    跪着的一个五品吏部郎中又磕了个头说到,先帝洪武在世时,他曾三次上书表彰过燕王朱棣的战绩功勋。

    “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也附议!”

    “臣等都附议!”

    咚咚咚,从集体下跪,一下子又发展成为集体磕头,有的文臣已经头发花白,一把年纪的老骨头老腿儿还跟着磕头,诚恳的请求着年纪轻轻的建文皇帝。

    建文元年,二月十二日,一大早,建文皇帝朱允炆准备上朝,就这么被四面八方连夜赶来京城的各路文臣言官团团围在养心殿,围住他的群臣哗啦啦跪了一地接着咚咚咚的磕头。

    建文出奇的沉默着。

    他不知道这种场合应该说什么,平时教他待人接物说话下指令的三位先生,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三个推崇周朝古制和削藩的主力,估计现在这会儿都各自在府衙里也被人这么围着。

    也许,朕并不应该事事都听从他们三个的。

    这毕竟是朱家的天下,朕接过的是先帝传下来的皇位。

    建文忐忑不安惶恐了一会儿,慢慢的镇定下来,清了清嗓子:“诸位爱卿请起,众爱卿的意见,朕都听到了,朕会再慎重考虑考虑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