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内茶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十五层之多,纵横穿插,蜿蜒曲折,却是泾渭分明,互不干扰。

    层层叠叠的石桥,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是泾渭分明、繁而不乱,很从容的就能分辨水流的路线,有溪水沿着石桥汇入谷底,有溪水逆流而上,入中央平顶山峰的巨大水潭里,然后又沿着最高的石桥从山谷两侧流出去,向西汇入怒江,向东汇入澜沧江。

    中央的平顶山峰周围分布着高高低低的小一号的它,它们不与石桥相连,却在石桥内部穿插,是高耸起的石林,每一座平顶山峰顶端都有一汪清澈的水潭,有意思的是随着月相的变化,垂下来的如烟似雾的瀑布会发生变化,满月的时候水量最大,如垂落的珠帘,潋滟澄澈。

    两侧的山壁更是有无数的清泉,跌落无数的、小巧可爱的瀑布,滋润了满谷的生机。

    “是虹吸?还是错觉?”崔老望着平顶山峰,皱着眉头暗自迷惑。

    正因为四通八达的石桥一点儿也不繁乱,能够一眼看出水流的终点,逆流而上的溪水给人种不真实的感觉。

    董院士伸手推了推发呆的崔老,“怎么了?好端端地发什么呆啊。”

    “没什么。”崔老摇了摇头,心中暗自好笑,这逆流而上的现象又不是见过一次两次了,自己真是大惊小怪。

    从石桥底下穿过,眼前一下子开阔起来,高低起伏的谷地,奇峰对峙,松柏成翠、竹林荫海,从悬崖到谷底,大大小小的石坪和石缝,或孤植或一丛,遒劲清矍的茶树郁郁,高高低低,一叠叠秀气的瀑布从崖头、山腰的清泉奔涌而来。

    “这里算是内茶园的外围,生长的是一些诸如紫笋茶、蒙顶茶、阳羡茶之类的历代名茶,虽然不及西湖十八棵御茶树和母树大红袍有名气,品质上却丝毫不逊色。”白洋指点着诸多的茶树说道。

    “这两株是紫笋茶,当年在紫笋茶腹心地带的一眼活泉旁发现,是品质最好的两株茶树。”说着他指了指半山腰一缕清泉边上、依偎在一起的两株茶树说道,下方小水潭周围长着它们的子子孙孙。

    “这丛是阳羡茶。”

    “那里是黄山毛峰。”

    “六安瓜片。”

    ……

    白洋对内茶园的一切了如指掌,每株茶树都能说出详细的来历。

    “这几株守门的,当年云贵总督鄂尔泰进贡的普洱茶就是从它们身上采集的。”当年鄂尔泰进贡的普洱茶已经成了国家二级文物。

    继续深入,谷底孤峰突兀,峰顶四周有瀑布飞遄,脚下是清澈的水潭,水潭外围高高低低的石丘上有活泉涌出,活泉边上三三两两的茶树甚是喜人。

    尤以一株珊瑚状的低矮灌木最为突出,全身赤红,叶子介于枣叶与桑叶之间,依偎在一株高大的梧桐下。

    “这里就是茶园最核心位置了。”未见到母树大红袍,白洋却停下了脚步。

    “它也是茶树吗?”崔老指着全身赤红的朱草,目光里闪烁着审视。

    新物种啊,从未见过!

    “这是朱草,北宋郑可简的侄子找到的奇茶,生长奇慢无比,新出生的也只有两株。”

    朱草?几位院士也是爱茶之人,也知道郑可简的典故,不过以他们植物学上的造诣,都是哈哈一笑,从未当真。

    “先祖笔记上有记载。”白洋表情笃定。

    好家伙,好家伙!

    几位院士有点儿站不住了,纷纷沿着开凿的石阶登上石丘围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