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当堂对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青楼商铺,瓦舍勾栏,无数闲的蛋疼之人,就像某些大城市,各种闲着没事的人太多了,他们又不缺钱花,自然是各种造。

    可是在宋朝,这些人可就比较惨了,娱乐项目就是那些:斗鸡遛狗、蹴鞠马球、青楼勾人、瓦舍赌坊。

    天天玩这些,早就玩够了。

    一听有热闹看,一下子就聚集了几百人,随着往前走人越来越多,两边二楼还不少探头观望的吃瓜群众询问发生了什么。

    距离开封府最近的就是金水的商铺,他的商铺就开在御街上,三间门房打开,里面人流如织,顾客小厮争吵不断,生意十分火爆。

    包拯一挥手,张龙就带人将里面的顾客和小厮全都赶了出来,至于想象中的官民和谐,也只能在想象中了。

    包拯一马当先走入后面,赵虎押着金水穿过院子,来到后面的仓库,仓库很大。

    金水是汴京最大的蔗糖商,仓库就有五个,有三个空着,其他两个存了大半的蔗糖。

    蔗糖的存储要求比粮食更严格,,怕潮湿、怕热、怕寒冻,还要保持通风,他们所在的这个仓库明显是经过改造的。

    几十平的仓库里一袋袋麻袋堆放在一块,在地上有一滩滩的水迹,麻袋上也有湿淋淋的痕迹。

    衙役将有水印的麻袋解开,将里面的蔗糖倒出来,灰黄色的糖明显融化、结块。

    金水突然嚎啕大哭:

    “包公,您看到了吧?这就是被水融化的啊,小民这个仓库两千石蔗糖就这样毁了啊。”

    包拯蹲下身捏起一块结块的蔗糖,揉捏了两下,又放在嘴里尝了尝。

    “方承志,你还有什么话说?”

    方承志真的被这个包拯惊呆了,这就是传说中断案入神的包青天?连基本的分析、推理、判断都没有,也不管动机直接就好似认定是他做的。

    就这样的水平,包拯怎么配得上偌大的名声?

    方承志心中十分失望,不过关系到自己的清白,这件事必须水落石出。

    “让开,让开,我是宗室子弟,谁敢阻我?”

    外面一声稚嫩的娇喝响起,拦在外面的衙役不敢阻拦乖乖给嚣张的华贵稚童让路,还有人露出讨好的笑脸。

    少年不过十来岁,唇红齿白,长得一表人才,穿着紫色锦服,扎着朝天辫,脚踏红云纹靴,倒背着手神态十分嚣张。

    包拯是什么人?那可是连皇帝都敢当面骂的主,别说区区宗族纨绔,就是王爷当面他也不惧,他脸色一板,怒斥道:

    “何人胆敢喧哗,张龙赵虎,再有人闹事乱棍打出。”

    “是。”

    那少年吓得脖子一缩,在大宋宗族可没有什么影响力,宗族面对士大夫那也是缩头乌龟,他爷爷是宗正都害怕他们,别说他了。

    “哈哈,那个,我不说话,我就看看。”

    包拯自然不会和他一个小孩子一般见识,刚才也只是借题发威,为的就是震慑外面那些闲汉,宗室子弟的身份正好镇住他们。

    少年眼中全是好奇,打量着四周,在路上他就听了大致的故事,现在脑补一下就猜出来大概的前因后果,他兴奋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看热闹的愉悦期待之情流露而出。

    “咳。”

    方承志瞥了少年一眼,然后他干咳一声引起注意,直视金水问道:

    “金掌柜,我家的货物是哪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