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修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钱中气候常年保持在10-26度,非常适合休养。

    但是,冬天非常湿冷。

    所以,钱中的人喜欢喝酒。

    这样的天气没有阻止贫困的人们热情的干活,为的就是每天3块钱的工资。在80年代的钱中,这样的收入绝对不算少,有了动力的人们,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

    田地里的农活已经干完,能在农闲时赚钱大家也没有觉得吃亏。这样情况的出现导致了以前工地上增加了不少人,工程进度得以加快很多。

    栾青松出了家门口,直接往栾胜利承包的公路段走去。

    他经常来这边玩。

    “你怎么不在家带小英,跑这儿做什么?”栾胜友问道。

    “唉,本来在家带小英的,结果把小英逗哭起来了,然后被我妈训斥,想想在家也没有事儿做,干脆出来看看。”面对小叔栾胜友的问话,栾青松无所谓的解释道。

    “你这个家伙,也不怕挨凑。”

    “幺耶,你准备过完年去留学?”

    “嗯,爷爷已经联系好学校,说那边的教学质量很好,我也想去见识见识所谓的自由世界,看看发达城市是什么样?说不定你长大了也会去那边读书。”

    自从六岁时,栾青松做了个特定频道的收音机,叔侄两人经常在家里收听外文广播,从广播中栾胜友经常总是听到自由这个词,让他对这个词起了很大的兴趣。

    一直想去看看什么所谓自由世界。

    修路没有什么样现代化的机器,全靠人们肩挑手抬,遇到需要开山的路,使用峰钻机打洞,再上炸药,爆炸后人们再把炸碎的石头泥巴等挑走。

    然后继续装炸药。

    如此循环几次或者十次,基本上就可以从山中炸开一条路。

    遇到有的山坡角陡峭,这样做是不行的,这个时候最好办法是沿着山坡往上走,或者从另外一个地方开路,这样能够节省成本。

    当然,这些工作是交通局在前期测量的时候要评估计算的,作为承包方栾胜利按设计的路线修路就可以了,碰到实际产生的困难,还有交通局技术人员来指导。

    他的任务是组织附近的乡亲们以最低成本修路,然后发工钱,赚取中间的差价。他现在还是一个包工头的身份,还不太会计算成本与收益。

    为什么这么说呢?

    整个工地上修路的人们自带工具,食宿都在自家完成,偶尔栾胜利也会买一些汽水和饼干来给大家尝尝,就这样大家伙都觉得栾胜利算是地道人。

    对于长年贫困的人们来说,乡亲之间帮人干活请吃饭是标准。

    至于给工钱,几乎没有。

    在农闲时间,有人请你干活,那绝对是好事,不用吃自己家进而的粮食,或以节省给家里其他成员,因为太穷了大家除了农活,想干点别的事儿也找不到。

    现在可以路修,有钱拿,大家干得都开心。

    没有人在乎栾家曾经地主的身份,想的最多的是吃饱饭。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