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标准工程方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栾青松的学习能力,什么东西一学就会。

    而且,他非常喜欢做新奇的东西,每次做出一个有挑战、难度大的东西来,感觉成就感强烈。把纸上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能够让他事物更深的认知。

    拉近了知识与他之间的关系,巩固了所学到的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

    在对protel软件的学习中,原理图的绘制很是重要,它的每一步都会关系到后面的PCB制版,还涉及到元件的整体布局,过程中还要考虑制作的元件的应用问题。

    到了最为重要的PCB制版这一步骤,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网络表的生成,不仅要认真检查元件标识,还有元件的位置等问题。

    最后,布线是最后一项工作,但是在布线的过程中,需要的不只是自动或手动布线,还要有最后的检验,及时修改错误。

    并画出了集成电路。

    剩下的工作就是印制电路板,邦定各种电子元件,然后,组装,测试。

    这些的工作需要电子厂完成,栾青松自己也没有办法,再聪明的人没有设备也无法生产硬件。

    不过,钱中省正有一条芯片生产线,可以完成寻呼机的生产。

    这件事情张清特别清楚,甚至花了多少钱他都一清二楚。

    1973年,借着中美关系缓和及欧美石油危机的机会,希望从欧美国家,引进七条3英寸晶圆生产线,这几条生产线是当时世界最先进技术。

    这要比湾湾早2年,比韩国早4年,那时候这两个地方还没有电子工业科研基础。要知道1975年美国英特尔才开始建设世界第一座4英寸(100mm)晶圆厂。

    但是由于欧美技术封锁,最终拖了七年。

    直到1980年才得以引进三条已经落后的3英寸晶圆生产线,分别投资在燕京东光电工厂,航天部长安骊山研究所,和钱中风光电工厂。

    .............

    经过商量,兵分两路,张海先送栾青松回家,技术方面由栾青松负责,拿出设计图纸和技术方案以及外观设计等。

    张鹏负责电子配件商寻找,先在本地找关系,不行去南方去,那边电子厂多。

    寻呼机的各种配件情况以及价格问题,顺便找一找有没有可能的合作厂家,他多次去过深正华强北电子城,对那边很熟习。

    两人带着电脑以及买来的各种电脑书籍终于回到家里。

    其中,张鹏的电脑打折卖给了栾青松。

    张秀挺着大肚子,坐在天井里休息,看着侄儿和儿子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两个买的什么东西?怎么去了这么多天呢?”

    对于从来商有离开过自己多天的儿子,张秀很些担心。

    虽然,去之前张海和栾青松给她说过,也知道两人要去省城修理电脑。

    但她当时正陪着肖怡聊天,不知道电脑是个什么东西,更不明白这玩意儿的用处。

    猛一下看到拿这么多东西回家,以为张海又买了什么东西回来。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