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为什么要自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面对栾青松激情飞扬的说语,张海心中感到不光是震惊,更多的是对小表弟口才信服,人这么小思维就这么严密,知识体系这么丰富。

    他觉得这小表弟天生就是领袖。

    否则,那会有这么多涛涛不绝的道理和观点,没有打断表弟的说道,静静的听着。

    “当然,隋唐的杨,李两氏皇族也是汉人自称,特别是隋朝的文帝,最初的名字叫普六如坚,一当了皇帝,马上把姓改成杨,这是汉人文化和荣耀带来光环。

    那个时候,他们面对突厥也是如此,隋朝把突厥搞成两股无法统一的势力,到了唐朝武力上来,直接把DTZ)打得投降,然后慢慢地被华夏民族所融合。

    至于西突厥呢,一路向西行,到了伊斯坦布尔,然后把东罗马帝国打垮了,把整个君士坦丁堡占了下来直到现在。

    另外,华夏的经济自古以来就很发达,人均收入一直是全世界第一,只是到了十六世纪以后才慢慢被英国赶上去。

    而国民总收入却是到了一八二零年才给英国超过。

    我们知道,华夏国力在整个世界上的领先的地位,整整保持了二千多年。

    从这里证明了,我们华夏从来都是最聪明的坚韧的民族。从历史的数据可以知道,华夏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一直是很先进的,到宋朝尤其先进,大大超过了欧洲。

    那时我们的科技发明,欧洲是远远赶不上的。

    如造纸、印刷、火药、罗盘等在宋朝已经非常兴旺发达,现在我们用的钞票也是中国发明的,在宋朝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那时我们的金融制度相当先进,货币的运用相当成熟。

    那么欧洲人什么时候才开始转机呢?

    应该说是到了明朝,从那时起开始落后了。

    其中原因,全部权力控制在皇帝一人手里,什么事儿他说算,导致下面的人办事不力。

    另一个原因就是明朝对付不了倭寇的入侵,便异想天开,实行所谓海禁,把航海的船只全部烧掉,以为如此一来就能断绝与倭寇的来往,饿死倭寇。

    这是对RB完全不了解;

    这种愚蠢的禁令,当然是永乐皇帝时郑和下西洋之后的事情了。

    明朝一实行锁国政策,整个国力便开始衰退。

    与此同时,西方科学却开始发展,工业革命也开始了。

    有一个有趣的时间值得注意,那就是十六世纪初的一五一七年,马丁公然否定教皇的权威,反对神权控制,在这个时候,我国明朝的正德皇帝下江南。

    受到文官的压制,让正德皇帝变成一位很很无聊、又精力过剩的皇帝,心下烦恼的他干脆跑到江南,干了许多让人无法认同的事情。

    从历史可以知道,在隋朝、唐朝华夏是很富庶的,到了宋朝还是很强,那时候科学发达、交通方便、对外开放,也形成华夏经济的繁荣。

    而欧洲正是封闭的时候,一切都由教廷控制,敢说地球围绕太阳转,他便要你坐牢,一切都是封闭的。到了十六世纪,欧洲开放了,科学发明开始了,经济慢慢发达起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