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白于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辩所言非虚,早在他逃离鲜卑,将呼厨泉擒住那日之时,他便从呼厨泉口中了解到了其中的秘密。

    来人只是传信,并未多言语,记下了刘辩的话,便告辞回去了。

    这名一直寡言少语的使者却是引起了刘辩的兴趣,只不过刘辩也没有问起使者的姓名,依然保持着一种神秘感。

    此人正是刘备麾下益州牧司马防三子,司马朗、司马懿的弟弟,唤作司马孚,字叔达,为人温厚,也是河内司马家族的一名青年才俊。名气上虽然不如司马朗、司马懿,却也比同族的司马芝要强上许多。

    如今被司马懿举荐给刘备,深得刘备喜爱,一直跟在刘备身边,为公车校尉,便是原来刘璋在洛阳时的官职。

    不过即便刘辩知道此人是司马孚,也不会有太大反响,毕竟他对司马家有着一种莫名的警惕。

    待刘备使者离开后,刘辩命人将已经来到定襄郡的文丑唤来,准备借着这个机会,探一探文丑的底。一来看看他是否参与其中,二来看看他是否有招揽至麾下的可能性。

    “文将军,寡人今日收到了一个消息,着实让寡人心怒火中难以平复。”说着,刘辩使来宁将帛书交与文丑,观察着后者脸上的神情。

    只见文丑越看越吃惊,脸上表情十分精彩,最后就像一个皱着脸的大叔一般,嫌弃地看着这封帛书。

    而后文丑似乎是明白了些什么,对刘辩言道:“王上可是问某是否知晓此事?”

    刘辩闻言并未言语,但脸上的表情却是不置可否。

    文丑见状,一脸认真地言道:“不论王上是否信某。然某不知此事矣。”

    刘辩从文丑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后者也是第一次知晓此事,且文丑并未解释太多,让刘辩非常喜欢。

    毕竟有些时候解释太多,也代表着一种心虚。

    于是,刘辩面带笑意地言道:“不知便好,否则寡人便只能杀了将军了。不知将军这些日在军中可还习惯?”

    文丑听到刘辩的这一番话,便已经知道后者要招揽,没想到刘辩竟然这样轻易地便相信了自己。只是刘辩前面的半句话着实吓到了文丑,刘辩的玩味的表情配上冷漠的语气,让文丑相信,若是他方才说知道,一定会死。

    不管他近些日与弘农军的一些将领已经混的有些熟络。

    “承蒙王上关照,一切都好。”文丑思考之下,说了一句几乎不会犯任何错的回答。

    刘辩闻言一听文丑的回答有些想笑,知道可能是自己下到了这名在战场上毫无惧怕的将军,但他还是忍住了。

    而后,刘辩直截了当地讲出了这次唤文丑前来的目的:“寡人想留将军在营中,不知将军何意?”

    文丑原本是不愿为此,想要忠于袁绍,只是今次看到了这个消息,对于袁绍的看法有了一定的改变,不再执着于此。

    更何况弘农王确是众望所归之人。

    “某愿效命于王上。”

    文丑的回答,一直都是非常简单,却也掷地有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