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非某愿投敌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荀谌见到淳于琼动向,猜到了后者的意图,而后高声喊道:“淳于琼要跑了,休叫他逃了。”

    蒋琦经过荀谌这一提醒,也是发现淳于琼早已退了好远,然后指挥将士包抄过去,却被淳于琼麾下将士阻住。

    而淳于琼则一边喊着:“蒋义渠,某要去本初面前与汝对峙。”一边往城中撤退。

    蒋琦见状,连忙单骑追出,迅速追上淳于琼,缠住后者,不叫淳于琼进城。

    后面的荀谌也指挥着一队军士绕过阻挠众人的阴馆城军士,围堵淳于琼。

    最终淳于琼见进城无望,又反身回到阵中,引着将士向南突围,突围时,他还假惺惺地言道:“非某愿投敌也,实乃蒋义渠,荀友若逼某为此。”

    于是,淳于琼倒是一路大张旗鼓地往太原去,与张飞合兵一处,一同抵挡曹操麾下三员良将。

    张飞对于淳于琼并未携雁门郡,以及只带了近两千人马感到有些恼火,若不是淳于琼说他有一个袁绍的秘密,张飞早就将淳于琼砍了。

    虽然张飞没有砍淳于琼,却是将其带来的两千军士截下,使其孤身赶往洛阳。

    淳于琼如今与约定不同,并非带着一军之地以及数万军士,而是属于逃难来的。淳于琼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无奈地将麾下军士留在了太原,只带了数名心腹,前往洛阳,面见刘备。

    淳于琼在赶往洛阳的路上,心中思考着到洛阳后的结果,如今张飞待他如此,他不知道刘备是否也会如此怠慢与他。

    若真是如此,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另一边,在淳于琼率军突围逃走后,蒋琦、荀谌两人率军入城,接管了阴馆城。

    对于淳于琼逃走,蒋琦心中非常自责,荀谌则安慰道:“将军单骑接住淳于琼,令其只率小部人马逃走,保住了大队人马,将军大功矣。何必自责?

    且其只率小队人马投效敌营,必然会受到轻慢,其未必好过。”

    蒋琦听了荀谌的分析,心中豁然开朗,打开了心结,于是不再自责。

    但是蒋琦却又为如何与袁绍解释犯起了愁。

    荀谌也跟着叹了一口气,言道:“一切据实相告吧。如今淳于琼投敌,雁门郡又面临弘农军进攻,怕是守不住矣。”

    蒋琦目前虽然尚未与弘农军交手,但是想到如今雁门郡内形势,以及弘农军势如破竹的攻势,心中也有些担心。

    但淳于琼走后,他便是雁门郡守将,是主事的将军,他可不能就此放弃,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于是,他便召集城中众将,对其言道:“今日之事,若非有确凿的说辞,某与友若先生绝不会为此。某早先擒住淳于琼,并未害其性命。只是其背主心虚,故而逃走。

    如今某为军中将领,望诸位可听某调遣,若不可,自行卸去军中职位,以免他日军法处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