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顺应大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斟了一碗茶,然后又斟了一碗放在一旁,向屏风言道:“志才,今日之事,如何?”

    曹操言罢,一个身穿青衫、略有些瘦削的中年人从屏风后走了出来,中年人嘴上的八字胡着实抓人眼球,只因为他这个八字胡两侧的末端皆有一个轻微的上扬,就好似一双对勾一般。

    此人唤作戏忠,字志才,颍川父城县人。戏忠少有才名,曾举孝廉,却辞而不就。昔日荀彧在袁绍营中时,曹操欲请其为谋,荀彧因已仕袁绍,且袁绍并未露出本来面目,不愿离去,便向曹操举荐了戏忠。

    如今,戏忠乃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没有之一。

    即便是荀彧,曹操也不能事事相商,因为荀彧忠于汉室,而非曹操。

    这一点,曹操已经看出了一些端倪。

    故,曹操心中的一些心事,自然是不能与荀彧讲了。

    戏忠走出屏风,兀自端起茶碗,饮了起来。

    饮罢,其言道:“今日之事,着实有些可惜。若今日麹义发难,公可立即命众将其诛杀,以免牵涉于己。另,公可以清剿袁本初旧党为由,率军进入诸郡国,安插己人。韩公节不足为惧,如仲德所言,冀州可为曹家。

    然文若大义,亦是为公。清平之时,文若可为最大助力。纷乱之时,文若可为守成之人,保后方无虞。

    只是,许子远断然不可留也。”

    曹操对于戏忠前面的话非常赞同,只是戏忠让他杀了许攸,他似乎有些下不去手。

    毕竟他与许攸也算是旧识,在洛阳时,他与袁绍、许攸等人交往甚密,也算是朋友。要让他杀了许攸,他还真有些为难。

    于是,他只是连连称是,却并未有任何举动。

    戏忠见他如此,知道他心中不愿,只得叹了一口气,劝道:“公既已保了程仲德,便不能再保许子远。若他日许子远为弘农王所缚,必将牵涉于程仲德,亦牵涉于公矣。”

    戏忠见曹操仍然面无表情,不为所动,便不再言语,反正他的话也是建立在许攸被抓的基础之上,这其中仍有变数。

    两人又各饮了两碗茶后,戏忠起身告辞,准备离去。然而他在离开之前,在曹操府中见了典韦一面,将今日误会的源头告诉了典韦,并言许攸一定会立即离开南皮,当除去这个隐患。

    典韦闻言,有些犹豫,戏忠知道典韦只听曹操命令,便不再为难后者,径自回家去了。

    ……

    程昱今日回到家中后,径直来到后院,将一个中年儒士拉出来,并对其言道:“子远,今日之事未成。南皮城不可留,速去。”

    许攸本来还一头雾水,闻此也算是明白了他自己的处境,于是问道:“孟德已知此?”

    “已知。”程昱答道。

    “既然如此,某这便走。”言罢,许攸接过程昱递来的一个包裹,便出了程昱的家门。

    只不过,程昱并未出城,而是径直来到刘辩等人的住地,对守门的卫士言道:“某许子远,求见弘农王,还请通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