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河南之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知道此事也比较棘手,故而向华歆问道:“子鱼先生,不知可有良策?”

    华歆听刘辩相问,便将心中所想对刘辩言道:“王上,如今徐公茂屯于洛阳,樊子密屯于荥阳,而洛阳与荥阳之间又有偃师、巩、成皋三县,可令元仪、季才、公肃分别为三处县令,以保洛阳与荥阳畅通。”

    刘辩看着身边的马礼、杨俊两人,点了点头,这都是在危难时都能留在他身边的人。

    至于华歆口中的“公肃”是何人,他有些一头雾水。

    他想遍了麾下的文臣武将,也没能成功对上号。

    华歆见刘辩看了看马礼与杨俊而后又陷入迷茫之后,知道刘辩不知道第三个人是谁,虽然那人已经在自己身边帮忙,却是刘辩去长安之后的事,尴尬地刘辩言道:“王上可还记得攻打华阴时的那个书生?后来卢尚书来弘农讲学,被伯平举荐到这里……”

    听到华歆的话,那个奉段煨之命到湖城请和,最终言“众将固守城池,王上未必能攻下华阴”的那位,贾诩之子贾穆,好像是个硬骨头,刘辩倒还算欣赏。只是后者似乎一直谨记刘辩那句“今日寡人不杀汝,若华阴城中再见汝,定杀无赦”,即便在这弘农城中依然不敢见刘辩。

    “贾公肃倒是个血性之人,既然子鱼先生信任于其,寡人便信任先生。”刘辩可是知道贾穆之父贾诩此时仍在河东郡,仍是董卓余党的一员,故而说出了“信任”这一个词。

    华歆听到刘辩之言,知道话中之意,言道:“公肃之父虽在河东西凉军军中,然其德行能力,臣信之。”

    刘辩见华歆如此说,便也不再言语,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华歆的这一个提议,至于接下来的事便由荀攸、华歆、徐荣等人具体去办。

    随后刘辩又嘱咐了一句,一定要给妥善处置原来的县令,绩优者可以提拔到弘农为官。

    华歆也是回了一句:“王上仁德。”脸色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然后刘辩看着马礼、杨俊两人,对两人做着嘱咐,杨俊有大才,又足够勇敢,其才能足以为一太守,这县令对于杨俊也只能算是小试牛刀。而对于马礼,刘辩已经看到了成长,马礼足以为一个谋士,只是如今董卓身死,董卓麾下余党又将面对孙坚、段煨、李肃三人的围剿,翻不起什么波浪。

    这天下终究是要归于平静。

    而天下归于平静,谋士便少了扰动风云的战场。

    刘辩让马礼去做县令,觉得有些可惜,只得对马礼、杨俊两人言道:“且展汝才。”

    不一会儿,刘辩差人去唤的贾穆终于蹑手蹑脚地进了堂内,他一见到刘辩,便跪在他身边,言道:“臣贾公肃谢王上信任。”

    刘辩见贾穆此举有些浮夸,赶紧去扶,却又听贾穆言道:“王上,此次大军围剿河东西凉军,西凉军必败。家父曾劝李傕等人请降,只是朝廷未许。王上可否救家父一条性命,臣必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刘辩心中叹了一口气,心道:“怪不得,原来是为了其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