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突破口(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个疑问。

    片刻后,马礼、董横、徐宁三人俱至,刘辩便将杨俊之言与众人又简略复述了一遍。

    又将他的一些分析与众人共享,让众人一同讨论。

    对于袁术是否有可能牵涉其中,马礼认为有一定可能,但传闻袁家兄弟似乎并不和睦,袁绍在义军早期所为有目共睹,赢得了极好的名声,众多人才前往投效,连马礼的四弟也投往袁绍麾下。

    而袁术的所为却乏善可陈,已经被袁绍甩在身后,即使袁绍传信与他,他也不会依照袁绍之言行事,虽然鲁阳仍在其手中,但暂时不会对河南有所威胁。

    况且此时镇守河南的乃是弘农军,刘氏的军队,袁绍都要假借张杨之手,袁术断然不会轻易出兵。

    事实也正是如此,袁术收到消息后,根本没有理会袁绍,对麾下众将言道:“袁本初如此,欲令某不忠不义之地,好令袁氏只其一人,其心恶矣。”

    马礼之言得到了众人的认同。

    尔后,刘辩又提到是否需要差高顺、张辽一人回弘农助荀攸,也被马礼制止。

    后者言道:“王上,不出几日,董贼定会知晓河南战事,其定又派人时时查探长门亭动态,若驻军少,对其威慑亦小,则王上危险则大。

    故张、高两位将军不可轻动。

    若要动,也是讲王上接出长安,再归弘农。”

    刘辩闻言,也感到了张辽、高顺两人的重要性,不再提及此事。

    如今家眷俱在长安,又如何能轻易出城。

    恐怕董卓根本就没想让他再出长安城。

    想及此处,刘辩有些无奈,此行入长安便已知危险,然而既然他坚持自己的道,既然选择守护刘协兴汉的愿景,那便要面对这些危险。

    当然,他也要做好完全准备。

    他也不是一个无牵无挂、不惜命之人。

    尔后,刘辩又与众人谈论了一些细节。

    冀州,渤海郡,南皮县,南皮城。

    此时,袁绍正府中与许攸、逢纪、荀谌、马智、淳于琼等人商议要事。

    许攸从河内带回消息,张杨已经派穆顺进驻河南尹,开始染指河南。

    “弘农王欲坏某大事,某要他尝一尝苦果。”袁绍抚掌笑道。

    尔后,他又继续言道:“如今韩文节已然警惕于某,不知诸位可有良策,助某夺取冀州?”

    众人虽然早已知晓袁绍有吞冀州之心,不过这还是他第一次将此事讲出来。

    有人认为直接出兵,有人又认为如此不妥。

    袁绍也认为如此不妥,言道:“若攻之不下,某无立足之地。”

    一旁的逢纪进言道:“我等可与公孙瓒结交,令其攻打冀州,韩馥庸才,必不是公孙瓒对手,我等再趁乱夺取兵权,则冀州可图。”

    袁绍认为逢纪之言可行,遂问:“何人可为某出使幽州?”

    荀谌思来想去,因荀彧私自离去,已让袁绍对他有些怠慢,他只有担下此任,方可继续立足。

    于是,他主动请缨,去幽州劝说公孙瓒。

    袁绍则派马智与他同去,随行护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