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疑兵之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相互还是知根知底一些比较好。

    而在令一间院中,马礼、董横、来宁三人坐成一排,听徐宁讲述今日在宫中所经历的事。

    “李利这厮早前于弘农城中刺杀王上,如今又在殿上向王上挑衅,可恶。”

    徐宁讲到李利舞剑意在弘农王一处,不禁想起了旧事,扼腕叹息,来宁等三人问起,他又将刘辩两次遇刺的旧事讲了一遍。

    众人一阵唏嘘,感慨刘辩这一路风波,几乎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实属不易。

    这也是刘辩敢于于崤山救刘协、护送刘协西迁、亲自上阵杀敌入长安、入长安、与董卓针锋相对,他经历了太多的危难时刻,也战胜了太多的为难。

    他有胆。

    徐宁讲完宫中之事,来宁、董横两人问计于马礼,请教如今长安城内形势,对于弘农城一行人究竟有几分危险?尤其是董卓究竟会不会对刘辩下手?

    马礼低头思考了一番,言道:“王上今日在殿中旧伤复发,应该已让董卓放松警惕,且文远、伯平驻军在外,弘农城可调万余精兵,董卓定然以留住王上、制约弘农为主,王上短时内不会有危险,只是时局动荡,今日之事与明日又有所不同,只怕夜长梦多。

    董卓无意害王上,其麾下段煨、董承、侯成、宋宪、张恭、李利皆曾败于弘农军,难免趁王上负伤,寻些麻烦。”

    “鼠辈赶来,某便叫他们有来无回。”来宁闻言,怒道。

    “今日,某来巡夜,诸位早些休息吧。”董横见天色不早,催促众人早些休息,他则一个人坐在空旷的内院中,守卫着刘辩的安全。

    另一边,弘农王府中婢女丢弃带血的布带一事很快便传到相国府,令相国府中的众人产生了分歧。

    李利、张恭等将认为刘辩如此太过于做作,哪有夜里出来丢杂物的?他如此做,便是为了让别人认为他真的受伤了,只是这样太刻意了,意图过于明显。

    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看法。

    而董卓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刘辩如此做,便是故意让人产生怀疑,从而认为他伤势不重甚至诈伤,好让别人对他有所忌惮。

    “此乃疑兵之计,或许小儿伤势极重。今日其并非佯醉,左腿之伤亦非做作,本相观其伤应在膝、大腿两处。”董卓抚须,得意地言道。

    众将闻言,皆认为董卓所言在理,当即拜服,令董卓很是满意。

    当然,也有一部分将领表面上赞同董卓,心中却仍有疑虑。

    董卓下了逐客令后,张恭、李利两人拉着李肃一起想要一起商议一下,结果后者无精打采,根本没有理会两人,径自离开了。

    这一次董卓回长安,由水路带回大量财宝,对众将多有赏赐,而对于曾经将刀架在刘协脖子上令西迁继续、率军堵截刘辩的李肃,财宝不及董璜、董旻,军士不及段煨、董横,官职原地踏步。

    他付出良多,舍弃良多,牺牲良多,却得到极少。

    所以,他心生不满,不愿再掺和这些事。

    或许董卓如此,真的受了郭汜消息的影响,对李肃产生了怀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