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诏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尽,而身受重伤。

    刘辩便如此说,定是将他当成了董卓一派。

    他离开长安时,朝中并不知弘农王身受重伤,董卓威逼刘协下诏之时,他也在场,当时董卓举剑放在一个又一个宫女、内侍脖颈上。

    董卓问一遍,刘协不从,便一人倒在刀下。

    到他时,刘协终于妥协,下了这一道诏书,他才留的一条性命。

    刘辩不信任他,他心中理解。

    既然不信任,他便不再多停留。

    “王上,臣心向陛下,非相国,今王上身受重伤,恐难以西行。臣先行回长安,向陛下禀报。”他向刘辩拱手道。

    刘辩听他此言,知道眼前的这个小黄门多半不是董卓的人,先前却是错怪他了。

    刘辩思忖了一番,言道:“汝若如此回禀,恐有性命之虞。寡人亦思念陛下,待寡人伤势恢复一些,自然会入长安向陛下当面谢罪。

    汝可据实相告。董卓应不会为难于你。”

    刘辩也是想到这个小黄门若不能让他进长安,恐怕会受到牵连,便想到了这样一个缓兵之计,他此时重伤,无法进京,只能待伤愈之后,再行进京,至于何时伤愈,那便是由他自己决定的了。

    或许可以拖些时日。

    小黄门闻言心中有些感动,一个高高在上的诸侯王,居然愿为他一个微不足道的内侍考虑,刘辩与刘协这一对兄弟,皆是如此仁德之人。

    “王上,切不可入长安。王上出兵河南尹,相国震怒,若王上入长安,相国定然会对王上出手。”小黄门虽然心中感动,但还是劝刘辩不要去长安。

    刘辩又何尝不知道董卓此时一定想至他于死地,才想出这样一个办法,他知道长安危险,自然不愿去长安,所以他才与荀攸想出了诈伤这一个办法。

    否则他也不用一整天都要卧床休息,生怕被府中的卫士、仆从瞧见他活蹦乱跳的模样。

    刘辩对于小黄门的关心表示感谢,示意自己早已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尔后,刘辩又留其在弘农多住几日,小黄门却是谢过刘辩好意,立即离开王府,跟一名随行侍卫耳语几句,后者沉吟了一番,率众护着小黄门离开,往长安而去。

    这人是李肃麾下的一名心腹军侯,特意奉了李肃的命令,一定要将刘辩带到弘农。

    然而众人离开长安时,并不知刘辩身受重伤,众人在路上才听到一些流言,此时在弘农城确信情况确实如此,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离开长安时所料想的情况,他也没有主意,只能率人赶回长安,禀报这一情况。

    长安一行人离开后,刘辩赶忙令董横召皇甫嵩、荀攸、华歆、张辽几人来府中议事,他毕竟是诈伤,只能卧于塌上,所以不能召集太多臣子。

    他并非不信任皇甫贤、皇甫元、苏定等人,而是他诈伤一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不一会儿,皇甫嵩、荀攸、华歆、张辽四人到得府中,刘辩将诏书递与四人,众人脸色瞬间一变。

    皆道:“大事不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