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归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河内联军有袁绍坐镇,倒是一副大义为先,诛灭董贼的模样,曹操从荆州讨得一些人马,遭遇哗变之后,失去了大部分人马,又见酸枣义军全无斗志,也投到河内,与袁绍汇合一处。

    颍川太守李旻与李傕交战三场,均败,退守阳翟。李傕率军攻打阳翟,五日城破,李旻高呼:“陛下,臣无能,以死谢罪。”撞死于阳翟城上。

    世人皆为李旻而叹息,皆言:“李公仅有一军,却激励起各地反抗董贼的义士。”

    鲁阳一处,徐荣率军赶到,与孙坚初战几场,各有胜负。两将皆有军事才能,又曾在凉州有过交集,相互知晓,一时相持不下。

    华歆对各地战事做了简易汇报,刘辩也只能暗自叹息,现在世人皆认为袁绍一处最有可能讨伐董贼,而他作为穿越者,却清楚袁绍此时心中的打算。

    恐怕袁绍对冀州的兴趣要大于其他。

    鲁阳孙坚人数较少,却是最有可能击败董卓的。

    战事议论完毕,刘辩想到此次归途,不少将士死于西凉军围堵,颇有感慨,言道:“寡人崤山救陛下不成,执意护陛下、百姓西迁,任性之举,令诸将士深入险地。弘农二郎身死霸陵、骊山,寡人之过矣。”

    众臣闻刘辩自我批评,心中皆叹他是一个讲道义、明事理之人,不客气地说,有明君之相。

    皇甫嵩身为弘农傅,名义上是刘辩的老师,他起身言道:“王上不必妄自菲薄,王上此举为大义,舍安危,我等乃自愿相随。”

    “纵刀山火海,某也相随。”张辽亦在一旁言道。

    荀攸突然想到刘辩那日在崤山所言志向,有所感慨,言道:“文远之言,亦我等之言。王上只管前行,我等定会护王上周旋。”

    刘辩听闻众臣之言,心中有些感动,他这算是收了一众肱骨之臣。或许,在这乱世,安身立命已不在是一件难事。

    “先生之言,寡人心中甚慰,寡人定不负众臣之心。”

    众臣表明心意,刘辩亦给与众臣以回应,君臣齐心,弘农才能兴盛。

    尔后,刘辩鉴于徐晃在东归之途的功劳,正式任命徐晃为白波校尉,仍旧统领其麾下一众白波降军。众人出自白波谷,又得白波名,倒也自得其所。

    徐晃对于刘辩的任命拜谢,愿为刘辩赴汤蹈火。其实,令徐晃感触得更多的是刘辩对于他的信任,他才投效几日,便得重用,又加上这几日路上刘辩对他亲近,自然心中对于刘辩十分认同。

    他心中已经将自己当做弘农的一份子,而非白波降军。

    最终,众人商议之事集中于弘农国另外几座尚处于西凉军将领手中的城池。董卓此时正忙于应对关东联军,众人可趁机将几处城池收复。

    众臣正在讨论如何收复,而刘辩心中则在纠结,如若城池收复,又该派何人才驻守。

    人才,又是人才。

    刘辩心中叹道:“人才都在哪里?”

章节目录